《中烏絲綢之路考古》郵票郵折發行儀式現場
11月4日下午,在中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建交30週年之際,《中烏絲綢之路考古》郵票郵折發行儀式在西北大學舉行。
據了解,《中烏絲綢之路考古》郵票由烏茲別克斯坦郵政公司發行的7枚郵票和中國郵政公司發行的6枚《一帶一路共贏發展》個性化郵票共同組成。郵票以中烏絲路文物為主題,展示了中烏絲路考古及西北大學東天山考古隊的考古成果。
《中烏絲綢之路考古》郵票發行
以這兩組郵票組成的《絲路華章》郵折,是絲綢之路考古文化的集錦。郵折的左部主體是烏方郵票,右部主體是中方郵票,中間是中國美術考古的開創者、原西北大學歷史系教授王子云在20世紀40年代創作的《西北走廊勝跡圖》,背面是郵票圖案的介紹。《絲路華章》郵折充分展示了“古絲綢之路綿亙萬里,延續千年,積澱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 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也展示了西北大學在傳承發揚絲路精神和人類燦爛文明上的積極推動作用。
《中烏絲綢之路考古》郵票以中烏聯合考古成果為題材,以文物喚起兩國人民的美好回憶。郵票的題材選擇用心精巧。其中,安伽墓圍屏石榻由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在中國西安發掘,浮雕圖案描繪了北周時期粟特人在中國的生活場景;阿弗拉西阿卜遺址彩繪壁畫,是在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阿弗拉西阿卜古城遺址發現的壁畫,描繪了唐朝中國人泛舟的生動場景。兩幅精美畫面展現了1300多年前,絲路沿線人民友好往來,文化繁榮的景象。
《絲路華章》郵折發行
《中烏絲綢之路考古》郵票中的格裏芬形象的銅節約、虎形金飾和羊首形金飾是西北大學與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新疆巴裏坤草原發掘出土的代表性文物,具有鮮明的遊牧文化特徵;斯芬克斯形象的費昂斯墜飾、心型圖案的金頭飾則是中烏聯合考古隊在烏茲別克斯坦拉巴特遺址的重要發現,具有明顯的東地中海文化特徵。
西北大學校長郭立宏在致辭時説道:“今年適逢中烏建交30週年,在我校發起和推動下,發行《中烏絲綢之路考古》郵票,就是以郵票為橋梁和紐帶,更好地弘揚和踐行‘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講好新時代‘一帶一路’故事,激發兩國人民的歷史記憶和情感共鳴,賡續傳統友誼,促進民心相通。”(西北大學)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