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佈會上獲悉:入冬以來,陜西省紮實開展各項救助工作,全力保障全省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流浪乞討人員等特殊困難群體基本生活。
深入開展“送溫暖、兜底線,五排查五到位”活動,做到“應救盡救”。全省民政系統自12月1日起,針對低保及低保邊緣家庭中的重病重殘人員、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特殊困難群眾,全面開展走訪排查,確保救助保障到位、幫扶措施到位。
持續擴大基本生活保障政策覆蓋面,做到“應保盡保”。陜西省建立健全困難群眾主動發現機制,從過去“人找政策”向現在“政策找人”轉變。全省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共錄入低收入人口信息226.17萬條。省民政廳還會同省政務大數據服務中心等10個部門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從而實現對低收入人口的常態化監測預警和救助幫扶。同時,陜西省全面落實“單人保”政策,確保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全部納入保障範圍。目前,全省共保障城鄉低保對象59.6萬戶、127.2萬人,保障城鄉特困人員13萬人。
著力解決好群眾突發性、緊迫性困難,做到“應助盡助”。陜西省全面推行急難發生地直接救助,給予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個人應急性、過渡性救助;對遭遇重大、特殊生活困難的對象,按照“一事一議”方式,確定救助方案和救助金額。今年以來,全省共實施臨時救助46.7萬人次,支出資金4.4億元。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在全省範圍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確保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和臨時遇困人員有飯吃、有暖衣、有場所避寒。
用心做好因疫致困群眾幫扶工作,做到“應兜盡兜”。陜西省共排查受疫情影響群眾162萬人,實施臨時救助6.2萬人次,支出資金3863.8萬元;採取發放防疫物資等方式,對51.78萬名困難群眾開展關心關愛服務。陜西省還支出資金2億元,向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增發一次性生活補助。
及時足額發放各類救助補助資金,做到“應補盡補”。近期,省民政廳會同省財政廳提前下撥2023年省級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10.27億元,並督促各地及時足額發放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殘疾人“兩項補貼”等資金。
做好特殊群體關愛服務工作,做到“應幫盡幫”。陜西省通過定期上門入戶等方式,了解掌握特殊困難老年人生活情況,協助解決實際困難;先後下撥中央和省上補助資金2.29億元,保障全省4067名孤兒及6802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助醫助學等;下撥殘疾人“兩項補貼”資金4.6億元,惠及107.3萬困難殘疾人和重度殘疾人。(陜西日報記者 文超 楊小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