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小縣的“人才經”——延長縣人才強縣戰略實施觀察
2023-01-15 13:05:37來源:陜西日報編輯:趙浚喆責編:高崗

  一個西部脫貧縣,怎樣吸引到院士的關注?

  一個偏遠山區縣,怎樣讓返鄉大學生安心創業?

  一個留守群體較多的縣,怎樣培育出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和很多欠發達地區一樣,在黃土高原、黃河岸邊的延長縣,人才匱乏、技術薄弱是制約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因素。

  為破解人才助推産業發展難題,2022年以來,延長縣堅持問題導向,深入總結經驗,深化“人才(院士專家)+院校+企業+項目”機制,探索建成人才創新創業服務中心,為高品質發展注入人才動能。

  引進一位院士,培育一個增長極

  1月12日,陜北年味漸濃。在延長縣人才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內,陜西興延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趙斌正和團隊加班加點,為公司今年即將開建的50萬噸廢鹽資源化利用項目做各項準備工作。

  “政府為我們項目提供‘24小時保姆式’服務,讓我們對於項目的落地和推進有了極大的信心。”趙斌告訴記者,他是去年5月跟隨周春松院士來到延長縣的,“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想過會來延長這樣的西北山區縣,參與建設一個上百億元的環保産業園。”

  “人才是第一資源。延長縣作為欠發達地區,人才總量不足,引進人才難、引進高端領軍人才更難。為破解人才助推産業發展難題,我們不斷在引才、用才、留才上下功夫,堅持‘一把手’抓‘第一資源’,不斷向各領域高層次人才拋出‘橄欖枝’。”延長縣委書記曹林虎説。

  周春松院士是我國著名的高難廢水處理和環境污染物治理專家。2022年5月,在他當選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不久,延長縣向他發出了建站邀請。經過多次磋商,雙方決定成立延長縣周春松院士工作站,並聘請周春松為延長縣高品質發展首席專家。

  “引進一批院士專家、帶來一支創新團隊、引領一個産業項目、培育一個經濟增長極。周春松院士是環保領域高端人才,他的到來會為延長縣工業發展注入智力動能、科技優勢,帶動延長縣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延長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史奇説。

  聚焦周春松院士及團隊在環保治污、精細化工等領域的科技成果,延長縣積極尋求與他的深度合作。去年9月,周春松院士在延長縣註冊成立陜西興延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計劃投資200億元建設延長縣環保産業園,項目運行後可實現年産值500億元、利稅40億元。目前,50萬噸廢鹽資源化利用和“中試基地”兩個項目已全面啟動,投産後可實現産值40億元、利稅6億元以上,將成為延長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新的增長極。

  留住一個人才,帶動一群人致富

  “回家鄉創業這幾年,我最自豪的事情莫過於帶動了一個村子的産業發展。”在延長縣管村,青年創業者王剛回顧了自己在家鄉的創業史。

  2016年,29歲的王剛躊躇良久,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放棄在西安打拼了4年的事業,回家鄉發展蘋果産業。“我大學學的是電子商務,那幾年各大電商平臺剛開始在縣城發展起來,我就順勢而為,註冊成立了延長星火燎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王剛説。

  在政府的牽線搭橋下,王剛很快和蘋果種植大村——管村達成了合作協議。按照“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模式,延長星火燎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500畝矮化密植蘋果園為示範基地帶領全村發展認養農業新業態,通過土地流轉、託管行銷,將全村1600畝果園全部納入認養體系。

  “王剛在標準化種植上的示範帶動,讓全村的果農每斤蘋果多收了5毛錢。大家嘗到了甜頭,都願意跟著他幹。”管村黨支部書記呂旭説。

  在王剛心裏,他的創業並非一帆風順。“在山區縣種果樹,種植技術和公司的現金流都曾遭遇挑戰,但幸虧有政府對創業人才的各種政策幫助,讓公司在起步的這幾年裏少走了很多彎路。”王剛説。

  2021年,在延長縣政府的推介下,王剛成功入選延安“聖地英才計劃”。“留住一個創業人才,帶動的是一個村乃至一個鎮的振興。對於有志創業的青年人才,我們有一整套完善的扶持政策。”張史奇説。

  據悉,延長縣委、縣政府每年都會列支人才工作專項資金50萬元,並建立逐年增長機制。通過為各類企業提供項目審批、工商註冊、稅務登記等服務,延長縣人才創新創業服務中心現已入駐企業13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35家,申報高新技術企業4家,登記完成技術合同交易額6847萬元。

  培育一批人才,實現穩定就業

  正在學習陶藝製作的苗燕,在延長縣的人才政策中獲益匪淺。2021年9月之前,苗燕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婦,家庭主要收入來自在外打工的丈夫。但一則招生公告,給了她改變生活的機會。

  “當時我在朋友圈看到縣人社局發的公告,號召留守人員中有空閒時間的人,可以免費到縣人才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學習陶藝製作。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報了名,結果沒想到不僅真的學成了一門手藝,還為家裏貢獻了一份收入。”苗燕説。

  1月12日,在延長縣人才創新創業服務中心的宜興·延長利永紫砂鄉村振興工場,記者看到,數十位學員正在老師肖遙的指導下,認真研究手中的制壺磨具,神情非常專注。

  從最初學習制壺嘴、壺蓋等基礎技能,到現在能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整個壺的製作,苗燕很是激動。她説:“老師們教我們教得很細緻,教的方法簡單、通俗、易懂。”

  肖遙介紹:“我們會判斷學員的學習情況,達到標準要求的,我們會給他們提供勞動合同。他們既可以在延長縣工作,也可以去江蘇等地選擇更高層次的深造。”

  2022年,苗燕共製作了40個紫砂杯和20個紫砂壺,都達到了商品化紫砂器具的標準。工場回收後,她得到了7000元的回報。

  近年來,聚焦鄉村振興發展要求,延長縣紮實開展線上線下培訓,通過理論學習、實戰練兵、技術比武等,培育“土專家”“田秀才”等本土人才2360人。通過項目派遣、企業帶動等方式,全縣實現各類就業9680人次,兌現就業創業補貼資金1000余萬元,發放創業貸款2700余萬元。

  “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有成為人才的潛力。延長縣留守人員較多,如果大家都能通過培訓掌握一門技藝,成為技能型人才,那麼全縣的就業水準就會大不一樣。”延長縣人才創新創業服務中心主任李論説。(陜西日報記者 張權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