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郭天然的記憶裏,小時候過年,一家人聚在一起往門上、窗戶上貼春貼、窗花、福字,其樂融融,年味十足。那時候,窗花都是用紅色的紙剪出來的,寓意人們的生活紅紅火火。對於她來説,這是習俗也是過年的記憶。如今,多年過去,她拿起剪刀剪出一幅幅精美的窗花,將這份記憶傳遞給更多人。
1月16日,記者來到書院門。每年春節前夕,這古玩一條街搖身一變,從幽靜閒適變得張揚喜慶。擺攤的民間藝人們紛紛拿出絕活,寫對聯、寫福字、畫年畫、剪窗花,這不,年味兒就來了。
“這個是新紅紙的,比老紅紙亮一點”“那個是宣紙,雙面紅”“剪紙是圓形的,寓意著團團圓圓”……郭天然站在自家攤位前,一邊剪紙一邊張羅著生意。攤子上剪紙的樣式很豐富,有福字、團花、兔子舉福,很有新春氣氛。
郭天然今年66歲,從祖輩起就在書院門附近生活。從小耳濡目染的她,不僅會剪紙,還會做花餅、寫楷書、畫花草。“小時候跟著我母親學習了剪紙的基本技巧,算是啟蒙,慢慢地通過練習逐漸掌握了這門技藝,後來家裏過年時的裝飾都是由我親自操刀的。”郭天然言語間透露著自豪。
她回憶,1996年前後,一批來自河北的外地人在書院門開始賣成批的手工剪紙,這些剪紙很有藝術性,激發了郭天然重拾手藝的想法。“那段時間是一個回生的過程,我模倣、練習,也就越剪越熟,越剪越好。”現在,郭天然家中還保留著20年前的剪紙。
剪紙並非字面意思那麼簡單,除了剪,還有剔、刻、雕等工藝,因此想要完成一幅好的作品並不容易。郭天然説普通窗花她一天最多可以剪十張,大幅的則三天才能完成一張。需要“刻”的地方越多,細節就越豐富,耗時也會更長。今年這批新春窗花共400余幅,是她利用兩個半月時間完成的。
有人把剪紙當愛好,有人把它當生意。對郭天然來説,剪紙是她生活的一部分:“我喜歡順其自然,幹這個也不追求啥,但既然要做,那我就做好。大家對我手藝認可,我也會有成就感。”
現如今,商業化的年貨裝飾紛紛出現,更適應當下人們快節奏的生活,手工剪紙不再被多數人選擇。聊天中郭天然説:“對我們手工藝人來説這些東西的出現的確是一種衝擊,但剪紙這門傳統手藝絕不會消失,會有一代代人堅持下去,傳承下去。”
眼下,人們都在張羅著購買年貨,清掃房屋,辭舊迎新。“我給家裏也留了一些自己剪的窗花,準備和女兒一起裝扮,迎接新年。”郭天然笑著説。(三秦都市報記者 石喻涵 實習生 白懿心 劉天諭)
1、“國際線上”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線上網路(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線上”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線上”的所有資訊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線上”自有版權資訊(包括但不限于“國際線上專稿”、“國際線上消息”、“國際線上XX消息”“國際線上報道”“國際線上XX報道”等資訊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線上網路(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線上網路(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線上”。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線上網路(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每人平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線上”網站的自有版權資訊産品。否則,國廣國際線上網路(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線上)”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豐富網路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