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鹹新區灃西新城:營商“軟實力”打造發展“硬支撐”
2023-02-23 10:12:2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柳洪華責編:高崗

  100項以上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引進50億元以上項目2個、世界500強企業2家、中國500強企業3家、10億元以上項目6個、源傑半導體成功上市、泰豐盛合上榜“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近年來,灃西新城以主動服務、優質服務全力打造更高效、更便捷、更友好的營商環境,用營商“軟實力”為區域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積蓄新動能。

  “真金白銀”惠企 跑出發展“加速度”

(附首個連結)西鹹新區灃西新城:營商“軟實力”打造發展“硬支撐”_fororder_圖片1

愛生無人機西鹹新區發展有限公司

  2月13日,走進愛生無人機西鹹新區發展有限公司,隨處都能看到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先進精密的生産設備正在高速運轉。

  “每次出臺新的稅收政策,我們都會第一時間收到稅務幹部推送的優惠政策信息,可以及時享受到政策紅利,公司截至目前累計退稅1986.57萬元,現已全部投入到系統研發、生産和試驗中。”該公司財務負責人王華説。

  減稅降費是受益面最大的惠企政策,在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應對風險挑戰等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作為政策的受益者,在王華看來,正是有了這些實打實的“真金白銀”惠企政策支持,公司才能在高速發展的“快車道”上跑出“加速度”。

  退稅減稅落地有聲,獎補兌現也及時有力。一項項減稅降費政策的精準“滴灌”,為區域發展增添了信心和動力。

  2022年6月,在灃西新城招商引資暨表彰兌現大會上,89家企業、7名高層次人才獲集中兌現資金1.83億元,再次刷新灃西新城政策兌現紀錄,連續六年累計兌現資金10.55億元。

  改革賦能 激活營商“新動能”

  2022年5月,西鹹新區首宗“標準地”在灃西新城落錘。“與普通土地相比,‘標準地’出讓時除了已明確地塊基本情況、規劃指標外,還自帶投資強度、畝均稅收、綜合能耗等多項指標,企業拿地前便可知曉建設及投産指標要求,讓企業用地更省心。”西鹹新區政務服務(灃西)中心相關業務負責人説。

  以標準地建設,探索“土地效益”集約化,這是灃西新城向改革要動能,打破體制機制束縛,升級營商服務水準的縮影。

  審批更少、流程更優、效率更高、服務更好,企業獲得感更強,發展動能更加強勁。為了持續優化網上審批服務,提升審批效率,灃西新城創新“視頻勘驗+線上評審+遠程指導”服務方式,特殊環節審批時限壓縮80%,發放電子印章43枚,發出電子證照2818件,基本實現了政府“不見面審批”、企業“不出門辦事”。不僅如此,灃西新城還探索實行“區域評估”集成化,推出覆蓋9.3平方公里的全省最大規模“七評合一”改革,推動項目儘早建成開工。目前,灃西新城已有19個項目成功應用了該項改革成果。

  便民為先 當好貼心“秦務員”

(附首個連結)西鹹新區灃西新城:營商“軟實力”打造發展“硬支撐”_fororder_圖片2

西鹹新區灃西新城政務服務中心

  “全程電話交流,連上海都沒出,竟然拿到了灃西新城的營業執照,這服務真的太讚了!”不久前,順利拿到灃西新城首張“跨省通辦”營業執照的衡先生語氣中充滿了喜悅。

  定居上海的衡先生是一家企業負責人。因業務需求,要在灃西新城設立一家公司,但因為工作安排問題,不方便現場辦理。灃西新城政務服務大廳金牌政務專員吳昊辰在得知這一情況後,主動聯繫衡先生,通過全流程電話、微信聯繫,協助完成企業核名、設立登記、營業執照領取、印章刻製等環節,並及時跟進審批進度,隨後按指定收件地點郵寄送達營業執照,幫衡先生解了燃眉之急。

  “全程網辦”“代收代辦”“多地聯辦”……在灃西新城,多元化、定制化的便民服務不僅打破了時間和地域限制,滿足企業和群眾“就近、便利、高效”的辦事需求,還在降低企業運行成本、釋放市場活力、促進各省市經濟協同發展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當前,灃西新城在全域打造“一站式”辦事大廳,搭建“一網式”辦事平臺、構建“一體式”政務體系,組建“一鏈式”服務梯隊,在全省範圍內率先開展“一件事一次辦”集成服務改革,推出自然人、法人、工建“一件事一次辦”套餐124項,平均壓縮辦理時限58%,辦理各類套餐業務18935件。

(附首個連結)西鹹新區灃西新城:營商“軟實力”打造發展“硬支撐”_fororder_圖片3

西鹹新區灃西新城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強化服務意識,主動熱情地為群眾和企業服務,聚焦項目落地,提高辦事效能,不斷打造政策洼地和服務高地,以更加貼心、便利的服務當好‘秦務員’,共同推動灃西新城高品質發展。”灃西新城相關負責人説。(西鹹新區灃西新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