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19時49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的中星26號衛星成功發射。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承擔了該衛星轉發器分系統、天線分系統、標校子系統和跟蹤子系統的研製工作。
我們的工作生活中離不開互聯網,日常上網的網絡數據都是基於直連網線或者架設無線路由獲取,但行駛在萬米高空的飛機、航行在大海中的漁船及沙漠深山等極端環境下,該如何與地面保持互聯網聯繫?此時,便是大容量的高通量通信衛星——中星26號大顯身手的好機會。
中星26號衛星是我國目前通信容量最大、波束最多、最複雜的民商用通信衛星。在我國以往發射的高通量通信衛星中,最大通信容量為50Gbps。中星26號衛星的通信容量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達到了100Gbps,是我國首顆超百Gbps容量高通量衛星。
在中星26號衛星上,西安分院研製的轉發器分系統、天線分系統、標校子系統和跟蹤子系統成為衛星實現高通量通信的重中之重。在固定的功率和頻寬下,轉發器數量與衛星容量成正比。作為大容量通信衛星,中星26號衛星配備了50路轉發器,是迄今為止轉發器數量最多的衛星。
攻剋星地一體化設計難題。據西安分院中星26號衛星有效載荷研製負責人郭洪英介紹,中星26號衛星配置了1000多臺單機、2000多個波導子組件,94個用戶波束,是迄今為止通道數量最多的通信衛星。由於中星26號衛星需要長壽命工作,針對大容量、廣域覆蓋的特點,西安分院中星26號衛星研製團隊不斷深化星地一體的設計理念,力爭設計出一套“好用”“適用”的通信系統。例如,隨著時間推移,市場需求不斷變化,研製團隊通過對用戶波束寬度、功率、頻寬等維度進行優化分配,可使衛星系統既可滿足現有市場需求,也能適應未來一定時間市場變化。
除此之外,Ka頻段的星地鏈路容易受到外部環境影響,饋電波束的數量、選址以及佈局直接影響著星地通信系統的可用度。為了優化性能,研製團隊在五院的指導下,集智攻關研發出饋電波束評估軟體,通過模擬多種影響因素評估出最適宜的地面信關站的建站數量以及選址地點,最大程度保證了系統的可用性。衛星有效載荷中多種關鍵産品均實現了國産化,産品性能可匹及國際水準。
中星26號衛星將為我國國土及周邊地區的固定終端、車載終端、船載終端、機載終端提供高速、可靠、優質的寬頻數據服務,在航空、航海、遠程教育與醫療、自然災害應急通信、自然保護區監測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關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