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良區(航空基地)、航天基地:全力推動高品質發展 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2023-03-02 14:56:2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柳洪華責編:高崗

  3月1日下午,西安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召開“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推動西安高品質發展”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五場)。會上,閻良區委書記、航空基地黨工委書記、航天基地黨工委書記牛愷介紹2022年閻良區(航空基地)、航天基地“九個方面重點工作”成效亮點及2023年“八個方面重點工作”思路舉措,並回答媒體提問。

閻良區(航空基地)、航天基地:全力推動高品質發展 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發佈會現場

  牛愷介紹,過去一年,閻良區、航空基地、航天基地緊扣“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堅決落實“九個方面重點工作”,瞄準“兩個世界一流”奮鬥目標,高品質發展取得新成效。

  經濟發展加速躍升

  閻良區(航空基地)11項指標實現兩位數增長,3項指標增速超過100%,9項指標增速區縣前三。首批入選“工信部先進製造業”優勝集群。85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08億元,是2021年的285%。

  城市環境全面重塑

  閻良區(航空基地)人民路、迎賓路等9條道路完成改造提升,勝利路下穿全線貫通,“人在林中,城在園中”初步呈現。航天基地二期起步區,路網、綠化、亮化全面建成,全區路網長度達到142公里。綠地廣場遍佈可及,體育設施全面覆蓋,“三商”面積增加到280萬平方米。

  民生福祉持續改善

  閻良區(航空基地)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8所,新增學位3402個。新中醫醫院一期基本建成,1所三甲醫院、4家二級醫院持續提升,“幸福閻良”成色更足。航天基地建成投用中小學、幼兒園5所,公辦學位總數達到1.7萬個,5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成投用,“教育航天、健康航天”更加普惠。

  發展活力不斷釋放

  “區政合一”縱深推進。航空基地機構大瘦身、職能大減負、全員大輪崗,隊伍活力全面激發。富閻新區建設取得新成效。空天産業園初具規模,4大新區配套設施加速推進,閻良北部新城逐步成型。“空天一體”跑出加速度。“航空製造+航天研發”,産業佈局一體、招商引資一體、資源服務一體、機制保障一體,合力推動産業倍增。

閻良區(航空基地)、航天基地:全力推動高品質發展 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西安航天基地

  2023年閻良區、航空基地、航天基地全力推進陜西全省“三個年”活動和西安市“八個方面重點工作”,緊抓“北跨”戰略機遇,打造空天産業與精密製造“雙鏈雙集群”奮力譜寫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用“助央企、聚産能、引人才”全力推動高品質發展

  助央企,全力服務重大項目。閻良區、航空基地、航天基地成立央企服務專班,建立常態對接機制,全面了解發展需求。講使命、講擔當,不講條件,保障航空航天戰略項目順利推進。全力加快強鏈補鏈。

  聚産能,實施全員招商。航空基地、航天基地,首要任務就是産業促進,每個部門都是招商局,所有幹部都是“招商員”。閻良區、航空基地、航天基地實施專業招商,看好目標園區,找準目標企業,時時敲門、天天對接、月月路演、季季活動,全力加快産業導入。

  引人才,今年閻良區、航空基地、航天基地從兩個維度發力,一方面,幫助企業解決高層次人才問題;建立“空天銀暉專家庫”,入庫220名退休人才,發揮老專家、老學者、老工匠作用。另一方面,幫助企業解決技能型人才問題。實施“1+15+15”招才引智行動,1場“人才峰會”,15場“英才航空行”,15場“企業校園行”,讓人才活水源源不斷涌入。

  用“增綠色、興活力、添時尚”全力增進民生福祉

  增綠色,以産興城,以城育産。城區主次幹道,綠帶擴面、鋪裝更新、輔道擴寬、慢行串聯、照明達標,八個專項,一體推進。

  興活力。閻良區、航空基地、航天基地按照“一中心、三廊道、多節點,設施全域化”,建設1個全民健身中心、3條運動廊道、42個運動小廣場,努力做到“處處有場地、天天有活動”。

  添時尚,加快推進城市“微更新”。6條特色街區,沿街老舊物業,外部形態重建,內部結構重構,業態重置,留住城市煙火氣。

閻良區(航空基地)、航天基地:全力推動高品質發展 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用“三項措施”全力提升作風能力

  閻良區、航空基地、航天基地堅決落實“三個年”活動要求,用“大學習大練兵大比武”強學風。幹部每天學、部門每週練、隨機選人全區比。年中,閻良區、航空基地、航天基地突出營商環境和産業促進,設置專場比武,倒逼自動自發學業務、提能力;用“榜樣閻良·爭優打榜”強效能。幹得好的上紅榜,幹得不好上黑榜,突出結果運用,讓擔當盡責成為一種氛圍,成為一種習慣;用“駐企大實踐”強服務。航空基地全體幹部員工,分批次進駐重點企業,開展為期1周的服務實踐活動,摸清辦好企業所需,推動營商環境再提升。(西安航天基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