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觀西安”正式上線
2023-03-31 09:36:4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柳洪華責編:高崗

  3月30日,由中共西安市委網信辦傾力打造的新媒體平臺“網觀西安”正式上線。作為網信戰線探索主流宣傳新表達、嘗試城市發展新訴説的一次有益嘗試,“網觀西安”的上線,是西安互聯網領域感知時代呼喚、回應網民關切的一次有的放矢,是黨委政府主動挺進融入互聯網主陣地的一次創新之旅。

“網觀西安”正式上線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30331084607

“網觀西安”正式上線海報

“網觀西安”正式上線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30331084909

“網觀西安”海報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團結引領廣大網絡界人士,2023西安網絡媒體網絡人士座談會于當日召開,旨在進一步發揮網絡媒體、網絡人士作用,凝聚網上正能量。會上,來自中央駐陜網絡媒體、省級網絡媒體、外埠網絡平臺、市級網絡媒體、主要商業網站及平臺以及微信公眾號、網絡大V等網絡人士代表,全市各區縣、開發區網信辦相關負責人共140余人,共同見證了“網觀西安”新媒體平臺上線。

  “作為‘網信人’,我們每天都在思考並反復實踐,如何在信息爆炸的當下,讓主流聲音穿墻破圈、直抵人心,如何在多元化的傳播中讓城市宣傳符合網民期待與時代需求。”西安市委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秉持“觀察·思考·共享”的理念,追求“聚力共同成長”的目標,為未來“網觀西安”的平臺發展奠定了基調。

  為此,“網觀西安”平臺想關切“大家的關切”,聚焦這座城市每一寸土地、每一個人的成長,轉化成有養分、有能量的文字,用接地氣的成長見證城市和個人的成長;“網觀西安”平臺要承載“大家的智慧”,尊重群眾智慧、敬畏創作人版權,將“原創首發”和“全網徵集”特別是“市場化徵集”持續深耕,邀請更廣泛的網絡人士、專家學者和熱心網民參與到西安的互聯網內容供給中;“網觀西安”平臺要寫“給大家看的文章”,嘗試用大家喜愛、能讀懂的方式講好故事、解讀政策、訴説城市發展,堅決用“以理服人、以情動人”的網言網語與網友開展交流互動。

“網觀西安”正式上線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30331084926

“網觀西安”二維碼

  西安市委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網觀西安”平臺剛剛啟動,希望得到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參與和支持,不斷給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廣大網民可關注微信公眾號“網觀西安”,品讀城事、展望未來、聚力成長,積極參與相關互動,通過反饋、點讚、轉發進行雙向互動,促進網絡廣泛交流,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貢獻力量。(西安市委網信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