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古生物團隊解密“海豆芽”繁衍至今的奧秘
2023-04-23 11:23:06來源:陜西日報編輯:王菲責編:高崗

  近日,通過對5.2億年以來的舌形貝腕足動物殼體進行大數據整理分析和殼體形態解剖研究,西北大學地質學系教授張志飛指導的博士研究生梁悅得出:在奧陶紀,舌形貝類穴居型生活方式早就已建立,其殼體形態和生活方式多樣性達到高峰;後來,穴居型和群居型生活類型,在奧陶紀末和二疊紀末的大滅絕事件中被隨機性保留下來。

  腕足動物舌形貝俗稱“海豆芽”,被達爾文定義為“活化石”。它自寒武紀早期出現,歷經了地球動物出現以來所有的磨難和自然災害,尤其是經受了地球最嚴重的大絕滅事件而繁衍至今。目前,舌形貝仍分佈在我國廣西和日本、新西蘭等地的近岸淺海地區,是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據介紹,5.2億年以來,舌形貝一直生活在泥質海底。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它們通過多變的殼體形態,不斷探索、改變和硬化著海洋底質表面,並在奧陶紀將屬種多樣性和殼體形態多樣性發展到高峰,演化出了包括穴居型生活類型和葡萄串狀群居型生活類型等多種殼體類型。這種“多樣性”積累,使舌形貝類在面對顯生宙的五次大絕滅,尤其是顯生宙生物滅絕率最高的奧陶紀和二疊紀兩次大絕滅事件時,有了“足夠的生的可能”。

  西大科研團隊聯合國外學者開展的支序分析、形態空間測量和譜係分析等多學科交叉研究,得出的各項結果都支持了奧陶紀後隨機演化是主導現代舌形貝演化的外在動力。相關研究成果于3月9日北京時間淩晨在線發表在Cell出版集團的綜合期刊《當代生物學》。(陜西日報記者 呂揚 通訊員 李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