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記者 柳洪華):以會為媒、以展引商、以文促遊、以節興貿,5月26日,以“大醫精誠 守正創新 開放發展”為主題的2023中國孫思邈中醫藥文化節在銅川藥王山文化廣場開幕。作為全國唯一一個以“孫思邈”和“中醫藥”為主題的“國字號”文化節,已成為銅川集中展示中醫藥發展最新成果,集智促進中醫藥交流合作,集力推動中醫藥産業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平臺。
2023中國孫思邈中醫藥文化節開幕 攝影 劉小禾
陜西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在中醫藥創新發展全局中具有特殊地位,通過制訂中醫藥強省戰略及行動計劃,打造藥王孫思邈中醫藥文化品牌,釋放中醫藥多元文化價值。銅川中醫藥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近年來積極推動中醫藥研發、種植、加工、流通、文化、服務“六位一體”全面發力的新格局。
中醫藥文化節將“孫思邈”獨有文化IP和“中醫藥”優秀傳統文化精髓深度融合,使歷史中的人物、山地中的草藥、古籍中的藥方、千年的文化在銅川煥發時代新活力,醞釀發展新生機。
展出的中醫藥養生保健産品 攝影 段曉蕊
為促進中醫藥産業高品質發展,銅川出臺了《銅川市中醫藥産業發展實施意見》《銅川市中醫藥産業發展獎補辦法》等政策措施,種植中藥材30萬畝,共有中醫藥關聯企業71家,産值達82.73億元;“耀州黃芩”“宜君黨參”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認證,黨參、黃芩、丹參、連翹、大艾“銅五味”品牌基本形成;建成宜君現代中醫藥大健康産業園、醫康創谷科技園、銅川高新區生物醫藥産業聚集區等三個園區;大力推進中醫藥與健康旅遊産業融合發展,著力構建中醫藥健康旅遊城市。
隨著“藥王文化”這顆明珠愈發閃耀,孫思邈中醫藥文化的品牌效應的不斷強化,銅川的中醫藥産業吸引力持續增強。圍繞現代中醫藥産業高品質發展,銅川開展絲博會等大型展會招商,前往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産業發達地區招商,取得了豐碩成果。
銅川非遺 攝影 段曉蕊
此外,銅川持續加大在中醫專科建設、中醫藥文化、科研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獎補力度,建成國家級重點中醫專科2個、省級重點中醫專科11個、省級農村中醫特色專科4個、市級重點中醫專科23個、市級特色診療技術14個。
本屆中醫藥文化節吸引了國藥集團、北京同仁堂、以嶺集團、步長制藥、悅康藥業等300余家全國知名藥企的9000多種産品參展,名企雲集、名藥匯集,進一步促進銅川中醫藥産業的強鏈補鏈延鏈。同時,銅川與陜西中醫藥大學、陜西省中醫藥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和步長制藥、以嶺藥業等國內知名藥企簽訂協議,科技創新實力和人才培養體系為現代中醫藥産業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充實動力。
以此次中醫藥文化節為契機,銅川將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文化傳播、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擦亮藥王孫思邈金字招牌,以文化繁榮助推事業發展和産業振興。
中國孫思邈中醫藥國際論壇 攝影 張雨晨
開幕式後舉行了中國孫思邈中醫藥國際論壇,“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銅川市市長郝光耀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國醫大師楊震,英國牛津中醫藥研究中心主任、英國牛津大學首席研究員馬玉玲,陜西中醫藥大學校長孫振霖,步長制藥總裁、陜西步長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趙超,上海中醫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客座教授、上海合川萊茵中醫醫院消化內科特聘專家洪原淑,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繽,悅康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于偉仕,土庫曼斯坦國家心血管醫學中心主任、教授別根奇·阿納耶夫,孫思邈針灸醫院院長郭林分別發表主題演講。
孫思邈中醫藥養生保健産業博覽會銅川展區 攝影 段曉蕊
此外,同期舉行的陜西省中醫藥産業推介會,邀請中國中醫科學院相關專家作中醫藥發展情況專題報告,同時舉行各市中醫藥産業推介和簽約儀式,推廣中藥材及優質産品,擴大“秦藥”品牌影響力,吸引知名藥企到陜西、銅川投資興業,推動陜西中醫藥傳承創新高品質發展。
中醫現場義診 攝影 段曉蕊
2023孫思邈中醫藥養生保健産業博覽會設置了中醫藥産業品牌展區、陜西展區、銅川展區、中醫藥展示展銷區、中醫問診體驗區和養生美食區,邀請全國知名藥企開展洽談推介、展覽展示、交流合作;40余位省、市級名中醫現場義診,普及養生保健知識,開展體驗服務,讓老百姓零距離體驗中醫藥文化魅力;集聚西安、銅川、安康等各地市40余家餐飲企業和七里鋪蒸餃、赫隆伊光牛羊肉等省市老字號近百種名優小吃參展。
據了解,本屆中醫藥文化節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陜西省人民政府主辦,陜西省衛健委、陜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陜西省商務廳、陜西省中醫藥管理局、陜西省貿促會、銅川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從26日起持續至30日。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