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隱藏在西鹹的6000年黑陶技藝
2023-05-29 17:37:58來源:陜西網編輯:張雨晨責編:高崗

  陶瓷的英文是china,和中國的China是同一個英文單詞。這説明陶瓷是中華民族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陶瓷是土與火的藝術,是先民生活與藝術的結晶,被譽為中國貢獻給世界的第五大發明。

(轉)解碼隱藏在西鹹的6000年黑陶技藝

  在西鹹新區秦漢新城正陽街道許趙村,隱藏著一門傳承千年的獨特藝術——五陵垣黑陶。

  5月16日,當尋著導航走進這一充滿傳奇色彩的土地時,一扇民間的藝術大門將人帶進一個樸素而又神秘的藝術的殿堂,結識兩代傳承人平凡而偉大的心路歷程。

(轉)解碼隱藏在西鹹的6000年黑陶技藝

  今年75歲的劉紀榮是五陵垣黑陶技藝的第十代傳承人,老人精神矍鑠,雙目有神,談及五陵原黑陶,老人侃侃而談:“黑陶技藝有6000多年的歷史,要保護好、傳承好這一祖先留下的技術,從中感受中國古代匠人的巧奪天工和偉大創造。”

  老人年輕時隨父親學習制陶,遠近聞名,一幹就是一輩子。從藝50多年來,老人制陶技藝爐火純青,曾多次衝破製作極限,製作出精品佳作,一次設計製作一件堪稱世界首創的吉尼斯記錄4米巨作,可因種種原因未能如願,讓老人抱恨終生,現在説起來也是一塊心病。

  據介紹,黑陶是我國制陶史上的鼎峰,誕生於新石器時代,是古老的制陶技藝,黑陶是繼仰韶文化彩陶之後的優秀陶種,被譽為“土與火的藝術,力與美的結晶”,有6000年左右的歷史。

(轉)解碼隱藏在西鹹的6000年黑陶技藝

  老人傳承的五陵垣黑陶既有古陶純樸自然之美,又開創現代陶藝誇張浪漫之風;既有新奇別致的優美造型,又有陰陽交錯、變幻萬千的神奇雕工。有黑如漆、聲如罄、薄如紙、亮如鏡、硬如瓷的美譽,又被譽為“黃土之寶”。西鹹新區秦漢新城作為五陵垣黑陶的發源地,2015年被陜西省命名為“非物質文化遺産”,被當地群眾稱為“黑陶神窯”。

  黑陶的製作工藝比原始彩陶更純熟、精緻、細膩和獨特,早在瓷器産生的約2000年前中國黑陶已達到與瓷器相媲美的工藝程度。相較于中國古代其他陶器,黑陶表面所呈現純凈的黑色,是以獨特的無釉無彩碳化窯變的古老工藝燒制而成的。出窯後渾然天成,不再做任何處理,其外觀效果黑如漆、亮如鏡。黑陶的獨特魅力也為黑陶産地鋪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流傳了千百年的黑陶文化在充滿現代化特色的今天也備受矚目。

(轉)解碼隱藏在西鹹的6000年黑陶技藝

  已入不惑之年的劉建利是老人的二兒子,也是五陵垣黑陶的第十一代傳承人,從小的耳濡目染和新一代人對藝術的理解,使他對黑陶有一種全新的認識和理解,利用黃土高原黏土的細密,經過濾、拉型、雕刻、壓光、燒制等現代工藝和傳統陶瓷工藝生産加工,具有更高的藝術價值。他的一件鏤空陶瓶曾在景德鎮全國陶瓷賽事上獲得銅獎,為陜西制陶業爭得榮譽,成為獨樹一幟的“西北黑陶王”。

  兩代黑陶傳承,接續起了6000年的技藝傳承;薪火相傳,是對先祖的敬仰與懷念。在西鹹新區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他們用生命書寫著奇跡,用技藝堅守著初心,令這方土地更具魅力與柔情、生機與活力。(陜西網記者 楊波)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