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橫山區全面踐行“兩山”理念 生態環境建設助推經濟高品質發展
2023-06-01 11:11:5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張雨晨責編:高崗

  今年以來,橫山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改善生態環境品質為核心,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抓好中省生態環保督察整改,守住環境安全底線,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品質,生態環境高水準保護助推經濟高品質發展。

  環境品質繼續保持穩步提升。2022年,橫山區全區優良天數321天,同比增加21天,超額完成目標任務15天;綜合指數為3.97,同比下降(變好)2%。PM2.5為29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9.3%,PM2.5首次控制在30微克/立方米以內。空氣品質連續兩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成功鞏固空氣品質達標城市成果。無定河出境斷面水質為Ⅱ類,黨家溝國考斷面水質為Ⅲ類,王圪堵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境內水質保持穩定並繼續提升。

  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凈土保衛戰等生態環境保護攻堅穩步推進。橫山區改造燃氣鍋爐8台,完成煤改氣4100戶、改電2360戶,建成二街、人民路2條主街道2.36公里霧森除塵系統,103個汽修廠和403家餐飲行業VOCS管控實現常態化,8家建築工地實現防塵“六個百分之百”常態化管控,治理裸露土地30宗,33個加油站全部完成三次油氣回收,非道路機動機械累計掛牌1037台、檢測61台,大氣污染防治各項設施進一步健全;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中期規劃評估,編制了《橫山區畜禽養殖企業污染防治規劃》;開展斷面水質達標行動,45個入河排污口通過截污拉運處置,實現常態化管控,在此基礎上,開展入河排污口專項排查,將工業、農業、生活、畜禽等共計176個排污口錄入管控系統,整治12個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15個畜禽養殖企業建成污染防治設施,治理黑臭水體2處,建成了魏墻民生小區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完成了6個千人以上農村飲用水源地規範化建設工程,建成王圪堵水源地在線視頻監控系統,按季度開展飲用水監測,水質達標率100%;加強重點用地企業土壤環境監管,督促橫山採油廠完成了土壤隱患排查、自行監測,隆鑫蘭炭進行了停産整治;加強“一住兩公”用地管理,完成重點用地調查26塊,安全利用率100%;推進固廢綜合利用,127家固廢企業納入全省固廢平臺“一網式”管理,7家重點産廢企業、7家固廢利用企業和17家運輸企業納入全市固廢平臺管理,從産廢、貯存、轉移、運輸、處置全過程進行閉環管理。

  據悉,2023年橫山區生態環境總體目標為:優良天數為310天,PM2.5不高於31微克/立方米。具體為大氣環境方面,繼續鞏固達標城市成果,優良天數、綜合指數以及PM2.5等指標完成市縣考核任務。橫山區委、區政府嚴格接受市委、市政府監督考核,定期對空氣品質排名靠後的鄉鎮(辦)進行通報、約談相關責任人。對大氣違法案件進行“一案雙查、一單雙罰”,大氣環境品質考核結果交由組織人事部門作為幹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參考。區政府建立調節基金、完善獎懲制度,獎勵大氣污染治理專項行動工作優秀的鄉鎮(辦)、處罰落後的鄉鎮(辦)。水環境方面,2023年無定河廟畔斷面達到Ⅱ類水質;蘆河入無定河口、黑木頭川入無定河口,無定河趙石窯斷面達到Ⅲ類水質;王圪堵水庫達到II類水質;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全部達到或優於Ⅲ類水質,確保農村飲水安全;消滅城市黑臭水體。固廢環境方面,全區新增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不低於48%,煤矸石、粉煤灰力爭實現全部綜合利用,工業固體廢物産生、收集、運輸、利用及處置全過程的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綜合利用産生的二次固體廢物得到妥善處置。

  新形勢下,橫山區定期研究學習,進一步提高全區各級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保意識;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在引進項目時,準入把關上充分考慮綠色循環發展和環境承載能力,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品質底線、資源利用上線,不能因為經濟發展一時遇到困難,就想著盲目鋪攤子、開口子、上項目,以犧牲生態環境代價換取經濟發展;全面履行治污責任,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行業主管責任”“屬地監管責任”“企業治污主體責任”,各單位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要切實做到部署重要工作、過問重大問題、協調重要環節、督辦重要案件。橫山區同時發揮網格作用,夯實監管責任,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上下互通、左右互聯、責任到人,全面提升環境網格化、信息化水準,形成共抓大保護新格局。(文 王培棟 楊彩夢)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