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當農業對外開放排頭兵——寫在設立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範基地倡議提出四週年之際
2023-06-14 14:51:05來源:陜西日報編輯:王菲責編:高崗

  西安向西80多公里處,有一個世界知名農科城——楊淩。這裡聚集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高校及研究機構,近年來,累計為世界110個國家和地區培訓了3000多名農業人才,為農業對外開放貢獻了“楊淩智慧”。

  6月12日,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哈薩克斯坦籍留學生馬拉提正一頭扎進實驗室,分析著各類實驗數據。“這裡的科研技術水準高,能很好地激發我的學習潛力。”馬拉提説。

  校園之外,馬拉提還有一個身份——跨境貿易公司職員。他在一家中哈進出口貿易公司任職,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把哈薩克斯坦的高品質牛羊肉銷售到中國。“楊淩的學習工作經歷,讓我立志將來為架起中哈兩國之間的友誼橋梁,作出更多貢獻。”馬拉提説。

  2019年6月14日,在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九次會議上,中國倡議在陜西省設立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範基地(以下簡稱上合組織農業基地),加強同地區國家現代農業領域合作。四年來,該基地聚焦“交流、培訓、示範”核心功能,充分發揮平臺作用,通過“引進來+走出去”科技推廣模式,不但為自身發展開拓了一片廣闊天地,更為“上合組織”成員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份優質方案。

  有外國留學生在中國學習深造,也有中國學生奔赴上合國家交流學習。5月29日,正在北哈薩克斯坦大學進行海外實踐交流學習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生陳曉琴、唐君彥、劉文瀚、趙家豪、胡張濤格外忙碌。

  他們正在參與作物綠色生産“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農産品品質評估工作。評估篩選出的優良品種將作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與北哈薩克斯坦大學共同建立的海外農業示範園的播種材料,包括小麥、油菜等。

  “此次前往北哈薩克斯坦大學交流學習,我收穫很多。希望今後能在上合組織國家農業合作中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陳曉琴研究的是作物土壤修復,她去哈薩克斯坦主要想了解當地向日葵種植和産業鏈發展情況,學成後想回到家鄉新疆,從事油料作物國際貿易。

  除了人才培養,上合組織農業基地建設讓中國與上合組織國家間的開放與合作領域更加廣泛,國內國際市場資源的聯動效應也更加凸顯。

  5月31日,烏茲別克斯坦國家商品原料交易所入駐上合組織農業基地經貿投資促進中心,該中心是上合組織農業基地框架下從事經貿投資促進的專門機構。此次入駐是建設上合組織農業基地經貿投資促進中心的重要內容,標誌著上合組織國家間經貿合作邁出了新的重要一步。

  “這是我們上合小麥育種創新基地的選種圃,我們要給中亞地區選擇品種。中亞品種的共同特點是株高要高,同時要選擇晚熟的品種。”麥收時節,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鬥口試驗站,張正茂教授正和自己的研究生為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選種。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教授張正茂是第一批承擔示範園建設任務的專家之一,從接手建設中哈農業科技示範園到現在,張正茂和他的專家團隊就像“候鳥”一樣,往返中哈兩國之間20多次。

  2017年5月,張正茂與韓清芳、黃鎮三位專家先後訪問了哈薩克斯坦國立農業大學、賽富林農業技術大學,和專家們一起謀劃籌建示範園,為哈薩克斯坦引進中國小麥、玉米、油菜、蕎麥、綠豆等作物良種,安排種植引種品比試驗。

  張正茂團隊在哈薩克斯坦六年間,共完成13大類115個優良農作物品種的品種比較試驗和高效栽培技術集成與示範,篩選出的小麥品種較當地主栽對照品種增産極為顯著,其中最高産量的參試品種比當地對照品種最高增産達60%以上。

  從交流培訓示範,到經貿産能合作,近年來,楊淩示範區以上合組織農業基地建設為平臺,通過積極拓展農業對外開放的新路徑,先後在哈薩克斯坦等國建成8個農業科技示範園區,派出73批194人次專家團隊開展援外指導,100多項作物良種及配套栽培技術海外輻射面積達3000多萬畝,面向上合組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開展援外培訓項目54期,累計培訓學員1900多名,上合組織農業基地開啟了中國農業對外開放新的篇章。

  “新征程上,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上合組織秘書處和農業農村部、科技部、外交部等國家部委的指導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勇當農業對外開放的排頭兵,緊緊圍繞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範的功能定位,積極構建‘立足中國、輻射上合、聯動周邊、面向全球’的農業國際合作新格局,為推進地區現代農業發展、助力全球糧食安全提供‘楊淩方案’,貢獻‘楊淩力量’。”楊淩示範區黨工委書記黃思光説。(陜西日報記者 劉坤 通訊員 楊耀軍 耿蘇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