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教育局7月12日公佈2023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工作方案明確:7月14日12時西安市將公佈今年中考成績及普通高中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7月15日至17日城六區網上填報志願,7月18日至20日五區二縣網上填報志願;7月25日至8月10日西安全市中招錄取。
城六區高中定向生招生計劃為本校統招計劃的50%
西安市教育局明確,西安市因地制宜統籌推進職普協調發展,合理調控普通高中學位供給和招生規模,統籌考慮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科學編制並一次性下達普通高中招生計劃。體育、藝術等特長生招生計劃數原則上不得超過學校招生計劃總數的5%。
普通高中、職業高中招生執行西安市教育局審定後公佈的招生計劃;技工學校招生執行西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定後公佈的招生計劃;五年制高職和普通中專、成人中專招生執行陜西省教育廳下達的招生生源計劃。
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雁塔區、灞橋區、未央區等六區及其已劃歸開發區地區(以下簡稱城六區)所屬省級示範高中和省級標準化高中均招收定向生,其中,省級示範高中、市級特色示範高中和市直屬高中學校招生範圍為城六區初中學校,其他省級標準化高中招生範圍為本區內初中學校;定向生招生計劃為本校統招計劃的50%,大學附中定向生計劃中含大學教職工子女。
統一錄取結束未完成招生計劃學校將“徵集志願 ”
西安全市考生實行網上填報志願和防偽成績單。所有考生在統考科目成績公佈後按規定統一填報志願。城六區考生填報志願時間是7月15日至17日。城六區錄取過程中,統一填報的志願按程式錄取結束後,西安市中招錄取領導小組公佈未完成招生計劃學校,未被錄取考生可在規定時間補報志願,選報範圍為未完成招生計劃的學校。第一次徵集的志願按程式錄取結束後,再次公佈未完成招生計劃學校,未被錄取考生可在規定時間補報志願,選報範圍為未完成招生計劃的學校。五區二縣考生填報志願時間是7月18日至20日。
城六區普通高中志願,第一批次為3所省級示範高中或市級特色示範高中志願;第二批次為4所省級標準化高中和普通高中志願。每個考生第一批次須至少填報2所省級示範高中或市級特色示範高中,第二批次須至少填報2所省級標準化高中和普通高中,方能提交志願。第二批次省級標準化高中和普通高中志願不含市級特色示範高中。考生同一批次選報的學校誌願為平行志願。
城六區考生選報普通高中相關規定明確,選報定向生志願的考生資格要求是:凡在生源學校建立正式學籍3年以上,且連續在該校初一、初二、初三就讀的應屆畢業生,方具備定向生源資格。因父母軍轉安置、正常工作調動、西安市引進高層次人才(A、B類人才)的隨遷子女填報定向生志願,不受學籍和就讀時間年限限制,但須提供相關證明。定向志願每生限報1所學校。
選報職業高中、五年制高職和普通中專、成人中專、技工學校的考生,在全市範圍內不受地域限制,可任意選報學校。初中學校要充分尊重學生志願,不得限制學生報考。如有限制學生報考情況發生,學生可直接到區縣招生辦(或區縣考試管理中心)投訴。凡違規阻撓學生填報志願,將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城六區與五區二縣同步錄取
城六區普通高中、職業高中錄取工作由西安市中招錄取領導小組統一組織。高新區第二初級中學、高新區第十一初級中學2所學校初中學業水準考試和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由高新區負責,整體納入城六區管理。
所有學校招生錄取必須通過西安市初中學業水準考試招生管理平臺。今年首次下達普通高中招生計劃的西安市第五十八中學,西安市漢都新苑中學,西安國際港務區高新一中陸港中學,西安湖濱中學,西鹹新區鐵一中金灣中學等普通高中學校,其招生工作由所在區縣(開發區)教育局負責,納入西安市初中學業水準考試招生管理平臺。
五區二縣在城六區下達普通高中招生計劃的閻良區西飛第一中學、西安市渭北中學、長安區第一中學、長安區第二中學、長安區第四中學、長安第一民辦中學、西安南開高級中學、西安湖濱中學、鄠邑區第四中學、陜西實驗高級中學、高新區第五高級中學、西安藍田工業園高級中學等普通高中學校,其招生工作納入城六區考試招生管理。
城六區普通高中學校錄取分兩個批次進行,第一批次為省級示範高中(含市級特色示範高中),第二批次為省級標準化高中和普通高中。同批次錄取分為預投檔、正式投檔、預錄取和辦理錄取審批手續四個階段。詳細的錄取順序,可登錄西安市教育局網站查詢。同分數段考生數大於計劃數時,依照“四個條件兩項指標及學科學業考試成績”進行篩選。
職業高中錄取新生與普通高中同步
重點職業高中與普通高中第一批次同步進行錄取。非重點職業高中、成人中專、中等技術學校與普通高中第二批次同步進行錄取。報考職業高中、成人中專、技工學校的考生,也可憑准考證和統考成績通知單或畢業證到所報學校報名。招生學校憑考生報名清冊統一辦理錄取手續。五年制高職和普通中專的錄取,按照陜西省有關規定,由西安市教育考試中心負責,在省考試管理中心統一組織的錄取場所內進行。
跨區域招生納入西安市統一招生錄取網絡平臺。跨區域招生學校限報一所。跨區域考生資料(准考證、原始成績單、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等相關材料)由招生學校通過平臺統一提交。(三秦都市報記者 張彥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