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湖數字出海産業園頗具特色的建築讓人眼前一亮
大慶智路規劃展示中心內的“時光長廊”
從大慶路到大慶智路,不僅是名字的變化,更是傳統産業向現代智慧産業的蝶變。連日來,記者走進華為雲(蓮湖)聯合發展中心、蓮湖數字出海産業園、恒和智係智慧産業園等省市重點項目感受科創賦能的強勁發展動力。如今,科創賦能的大慶智路正在擘畫西安新經濟增長極的宏偉藍圖。
破局
從大慶路到大慶智路
提起大慶路,這條路不僅被坊間稱為“最美林蔭大道”,這裡也是享譽全國的“電工城”。如今,大慶路正在以“智”破局,迎來新發展。
大慶路沿線的西安高壓電瓷廠、西安絕緣材料廠、西安開關整流器廠、西安電力電容廠後來組成的西電集團,是我國規模最大、佈局最集中,具有成套優勢的高壓輸變電設備和電工産品製造基地。一直以來,轄區居民以産業工人為主,不僅見證了新中國工業發展史,也承載了幾代西安人的城市記憶。
“隨著時代變遷及近年來西安城市發展規劃調整,曾經的大慶路逐步滯後於周邊區域的發展,成為價值洼地和二環以內可連片開發的稀缺區域。”8月22日,西安大興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重點項目工作一部負責人王璽介紹道,進入新世紀以來,西安多次發起對産業佈局調整,大量高能耗園區先後撤出主城。2022年8月,西安市成立了大慶智路開發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謀劃協調開發建設各項工作。隨著西電集團搬遷的落地實施,大慶路區域開發建設和城市更新正式啟動,大慶智路板塊孕育而出。
新時代,搭乘西安飛速發展的快車,大慶智路容光煥發,正在續寫昔日大慶路的傳奇。
蝶變
科創賦能城市新軸線
“搭乘大慶智路發展快車,華為雲(蓮湖)聯合發展中心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8月23日,華為雲(蓮湖)聯合發展中心孵化管理中心主任張欣夏介紹道,最初的構想,正如一顆種子在土壤裏埋下,含蓄而充滿生機,對於未來他們更是充滿信心。目前,他們累計孵化企業及團隊達200余家,擁有碩博人才50余名,各類專利百餘件,先後榮獲陜西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陜西省技術轉移示範機構、蓮湖區碩博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等多項榮譽授牌。
與華為雲(蓮湖)聯合發展中心一路之隔便是恒和智係智慧産業園。現代化的辦公場所,時尚漂亮的樓宇,讓人很難想像到這裡曾是城中村和棚戶區。如今,這裡更是擁有大慶智路科創城先行示範區和“橋頭堡”等美譽,通過引入智慧製造、數字經濟、新能源等企業,打造集科技研發、智慧辦公為一體的4.0産業園區。目前,已進駐網絡信息、科技服務、金融、傳媒等300余家企業。
沿著大慶路一路向西,行走在鬱鬱蔥蔥的樹蔭下格外愜意。不到10分鐘,大慶智路規劃展示中心便映入眼簾,其中“沉浸式數字實景沙盤”頗具特色,一棟棟時尚的建築和建設中的産業園區,勾勒出大慶智路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
“為了高規格、高標準實施好大慶智路板塊的開發建設,我們按照國家老工業區轉型升級示範樣板、大西安中央科創基地、秦創原‘兩鏈’融合展示窗口的總體定位,計劃打造總部科創‘雙碳’區、商貿文旅‘減碳’區以及品質生活‘低碳’區三個功能區。”王璽説,科創賦能的大慶路,將突出智慧佈局、智慧産業、智慧城市,打造出展現城市歷史文脈、高端智慧産業聚集的城市新軸線。
發展
打造西安新經濟增長極
與大慶路東段華為雲(蓮湖)聯合發展中心和恒和智係智慧産業園遙相呼應,從昔日老舊廠房中蝶變出的蓮湖數字出海産業園,讓人眼前一亮。
穿過講述曾經輝煌與夢想的“時光長廊”,老舊廠房改造而成的時尚建築,便是蓮湖數字出海産業園。産業園裏坐在直播間的年輕主播,正在用一口流利的英語向英、美客戶推介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
“蓮湖數字出海産業園佔地23畝,由四棟建築組成:時光長廊、規劃館、招商接洽中心、入駐企業辦公樓,其中兩棟為老舊廠房改造,兩棟是新建建築。”王璽介紹道,這裡已成為大慶智路開發建設的形象展示窗口、招商引資窗口、項目推介窗口,更是全市最具特色的服務跨境直播、數字出海貿易的專業園區。
依託龍頭企業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産業方面的核心能力,蓮湖數字出海産業園架起數字化貿易合作新橋梁。目前,已經有8家跨境直播團隊先期入駐辦公,搭建起輻射東南亞、南美、北美市場的出海貿易服務平臺,可服務跨境企業超過100家,預計2025年帶動跨境出口額達到40億元。
擁有創新要素、人才、科創項目的大慶智路,正在迎來新時代發展的最好時刻。聚焦蓮湖數字出海産業園、華為雲(蓮湖)聯合發展中心等科創産業發展佈局,大慶智路板塊作為未來優化城西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推動産業升級的重要載體和依託,正在通過堅實的步伐,成長為西安城西發展新核心和經濟增長極,助力西安經濟高品質發展。
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濤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