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8月31日召開的秦創原工作推進暨政策宣講兌現大會上獲悉: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取得階段性明顯成效,截至目前,《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中提出的創新平臺、成果轉化、企業引育等6項量化指標任務均已提前超額完成,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技術合同成交額、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年均分別增長40.60%、40.34%、31.76%、22.55%、21.35%,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年均分別增長13%、9.8%。
在政策體系上,秦創原形成多層次、多維度、全社會協同的“1+N”政策體系。在孵化體系上,全省新增27個國家級孵化載體、培育64個“三器”平臺,省級以上孵化載體達461個,在孵企業4.4萬家。在轉化體系上,陜西創新推廣成果轉化“三項改革”,53205項成果實現單列管理、12973項實施轉化,經驗做法受到國務院督查表揚。在服務體系上,“一中心一平臺一公司”全聚合式科創服務網絡加速構建,67家創促中心將觸角延伸到縣區,網絡平臺匯集數據900余萬條、服務企業合同金額超4億元,發展公司聚合服務機構586家、吸引入原創新主體6375家。在人才體系上,陜西通過“校招共用”支持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475名;支持企業聯合高校院所組建“科學家+工程師”隊伍500支,“三支隊伍”總數達4742個,增幅達628.42%。在産業體系上,陜西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年均增長超過40%,兩年實現倍增。在金融體系上,17家銀行新推出89款科創信貸産品,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秦創原系列科創基金、秦創原資本超市、秦創原發展公司科創母基金等全面運營。(陜西日報記者 張梅)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