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9月24日電 題:更務實、更緊密、更綠色——歐亞經貿合作不斷走深走實
新華社記者石志勇、鄭昕、雷肖霄
為期三天的2023歐亞經濟論壇9月24日在西安落下帷幕,千年古都上空斷續飄落的秋雨,與會場內外火熱的交流合作場面形成鮮明的對比。通過歐亞經濟論壇這座橋梁,中國和歐亞各國了解更深、合作更實、以綠色發展為主題的貿易往來也更為密切。
9月22日,2023歐亞經濟論壇開幕式暨全體大會現場。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十年之前的金秋時節,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首次提出,2013歐亞經濟論壇也成為全國範圍內首個響應倡議的國際性會議;十年之後的灞水之濱,來自51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商學界人士齊聚,圍繞金融、經貿、能源、生態、科技等多個議題展開對話,共建“一帶一路”朋友圈不斷擴大,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共識。
十年時光轉瞬即逝,共建“一帶一路”成就斐然。“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國家已達150余個,經貿、交通、能源、人文等多領域合作都在務實推進。我們期待持續深化區域合作,共同提高包括上合組織國家在內的歐亞地區人民的福祉。”前來參會的上海合作組織副秘書長尼亞扎利耶夫説。
主會場外,一條色彩斑斕的畫廊格外醒目。這是論壇期間舉辦的“一起向未來”上合組織國家兒童畫展,展出了來自中國、印度、哈薩克斯坦等12個國家的兒童繪畫作品140余幅。其中,一位印度小朋友畫出了自己眼中的世界:一隻眼中充滿戰場、衝突、污染,另一隻眼裏繪出團結、友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對美好生活的共同祈願不止凝于兒童筆尖,也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初衷和宏圖。愈發頻密的經貿往來不斷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注入發展動能。
9月22日,觀眾在2023歐亞經濟論壇經貿合作博覽會暨中國(陜西)進出口商品展上品嘗一款進口啤酒。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2013歐亞經濟論壇舉辦後不久,當年11月首列中歐班列長安號順利開行。十年來,中歐班列長安號年開行量從46列到超過4600列,成為促進經貿往來的“鋼鐵駝隊”。
來自波蘭的味奇集團業務開發經理伊沃娜是本屆論壇的參展商之一,“一帶一路”在她眼中是一條商機之路。“我們出口到中國的牛奶,就是搭乘第一列從波蘭開往中國的中歐班列乳製品專列抵達的。如今每個月我們都會從波蘭發貨,平均一個月有50多個貨櫃箱。”伊沃娜説。
更務實的合作正在“一帶一路”沿途展開。巴基斯坦參議院主席穆罕默德·薩迪克·桑吉拉尼在22日的論壇開幕式上視頻致辭表示,中巴經濟走廊是區域經濟合作豐碩成果的見證,它不僅促進了區域一體化,還將繼續促進經濟穩定、環境可持續性發展、文化交流等。
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中巴經濟走廊為巴基斯坦累計創造23.6萬個就業崗位,幫助巴基斯坦新增510公里高速公路、8000兆瓦電力和886公里國家核心輸電網。
“‘一帶一路’為巴基斯坦人民帶來了切實好處,十年來,我們基礎設施和生活條件得到改善,不斷通車的高速公路,為我們帶來新的就業機會,提供更加廣闊的海外市場。”前來參會的巴基斯坦參展商阿迪爾·艾哈邁德興奮地説。
經貿頻密往來,朋友圈持續擴大。前來參加2023歐亞經濟論壇的烏拉圭駐重慶代總領事瓦倫丁·圖裏斯表示,烏拉圭是第一個表示願意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目前,烏拉圭正積極著手佈局相關行動計劃,尋求進一步合作和更高層次交流。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共建國家攜手邁入綠色發展的快車道。白俄羅斯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部部長安德烈·胡德克在本屆歐亞經濟論壇上表示,白俄羅斯現階段發展的優先方向之一就是綠色經濟。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陸荷峰表示,近年來中國的綠色能源産品日益吸引了東南亞市場關注。
“看到東南亞新興市場的潛力後,我們在越南建立了一個産能達5吉瓦的工廠,預計今年將開始逐步釋放産能。”陸荷峰説。
9月22日,觀眾在展會上參觀光伏産品。 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已在西安定居多年的比利時參展商傑佛裏,給自己起了個中文名叫吳傑,還能用陜西話自我調侃“我不是老外”。他認為,“一帶一路”為世界提供了認識中國、了解中國的窗口。“最近回比利時,發現不少家人朋友開始喜歡喝中國茶葉了,優質的中國品牌正在讓外國人對中國産生濃厚興趣。”
時光流逝,友誼賡續。在2023歐亞經濟論壇主會場大廳兩側,“一帶一路”倡議十週年影視圖片展吸引了不少觀眾。一塊塊電子螢幕上,照片滾動,光影流轉,定格下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