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張笑臉、一回回握手,一次次簽約、一陣陣掌聲,絲博會上,陜西與來自國內外的新老朋友交流洽談,凝聚發展共識、推動務實合作,讓世界看到一個更具“國際范”的陜西。
推介精品 共享機遇
“這個麥子糖最好吃,味道不是很甜,我推薦你買。”在絲博會國際交流展區,哈薩克斯坦姑娘阿依達在展位上一邊整理貨品,一邊熱情地回答參觀者的提問。為了參加絲博會,她幾週前就開始練習中文、熟悉貨品了。
11月16日,在絲博會國際交流展區,來自加拿大、愛沙尼亞、西班牙等28個國家和地區的72家機構帶著特色産品紛紛亮相,吸引了大批參觀者選購。
阿依達努力地用中文介紹著來自哈薩克斯坦的餅乾、巧克力、水果糖的味道、成分、價格,並把展品分給人們品嘗。
在哈薩克斯坦展位對面,主賓國塔吉克斯坦的展位也圍滿了參觀者。LED屏展示著當地的地理風貌、文化風俗,展臺上滿滿噹噹地擺放著當地的山核桃醬、果汁、礦泉水等特産,吸引參觀者駐足。
“我們的果汁和果醬都是純天然、零添加的,小孩吃了特別好。”參展商偉子班·阿斯汗熱情推介。不一會兒,15元一瓶的果汁就銷售了十多瓶。
在主賓國阿塞拜疆的展位,中文説得不太流利的阿塞拜疆青年阿裏面對圍過來的顧客有些緊張。一旁的合作夥伴、陜西攜友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康趕忙過來幫忙。
“這次,我們引進了阿塞拜疆的石榴汁、蔓越莓汁、葡萄酒等多款産品,它們都很有特色。”陳康説,“阿塞拜疆盛産石榴,有200多個石榴品種。這款果汁採用傳統的石榴榨汁方法,口感細膩、清爽,值得一嘗。”
果汁、點心、瓷器、紅酒……在國際交流展區,參展商與參觀者不僅求“新”,也在求“同”。熟悉的飲食習慣與相似的風俗在打開雙方共同話題的同時,也碰撞出更多合作機遇。
“我們的産品很受歡迎。我對陜西市場充滿期待,希望將更多塔吉克斯坦的優質産品帶到陜西。”偉子班·阿斯汗説。
跨越山海 共商合作
“新加坡是陜西第四大貿易夥伴。截至去年底,新加坡在陜西累計投資項目近300個,陜西8家境內投資主體在新加坡投資額達1.7億美元。”新加坡中華總商會四川代表處副主任鄧俊説。
“近年來,來自北威州的德國企業威樂集團、麥德龍已在陜西落地生根。陜西走出去的企業,如陜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也在北威州發展壯大。希望今後雙方開展更緊密的合作。”德國北威州國際商務署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封興良表示。
……
11月17日舉行的2023絲綢之路國際商協會(西安)圓桌會上,來自德國、伊朗、韓國、日本等40個國家和地區的62個貿易投資促進機構、使領館代表講述與陜西的交往和情誼,暢談未來發展和合作。該圓桌會至今已舉辦18屆,共有來自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20多個商協會機構參會。
為進一步深化對外交流合作,本屆絲博會舉辦“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地區)經貿合作圓桌會、“投資中國年”陜西專場推介活動——全球知名跨國企業走進陜西、2023中國産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陜西)、“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地區)服務貿易合作大會等活動,不斷推動陜西高水準對外開放。
在新老朋友共襄盛舉之際,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絲路發展分會在西安市投資機遇與産業發展空間推介活動上揭牌。這是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成立的第二個區域分會。此舉將架起政府和企業間的橋梁,為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和利用外資帶來更多機遇。
依託絲博會大平臺,陜西結識越來越多的合作夥伴,共建“一帶一路”步履不停、信心更足。
精耕細作 互利共贏
“西安的餃子油香、麵條勁道、甑糕軟糯,每一樣都很棒!”來自韓國的一位女士對西安美食讚不絕口。
11月17日,參加絲博會的中外朋友走進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了解該集團如何通過中歐班列將哈薩克斯坦的農産品引入中國,還體驗了陜西特色“biangbiang面”的製作過程,感受陜西飲食文化的魅力。
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副總經理劉志平介紹,2016年,集團搭上中歐班列長安號與哈薩克斯坦開展糧油貿易,近年來,已逐步形成“生産—物流—消費”全流程糧食生産加工貿易體系。
“今年,我們投資1.5億元在哈薩克斯坦建設1個農産品集結中心,預計今年底建成。建成後,集結中心可向國內輸送高品質小麥、油料、飼料50萬噸,同時為哈薩克斯坦新增就業崗位300個。”劉志平説。
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與哈薩克斯坦的良性互動,是陜西高水準對外開放的縮影。
參展商陜西太瑞礦業開發有限公司同樣在共建“一帶一路”上奮力開拓。“我們公司從2016年開始在老撾開採礦石。去年,通過中老鐵路,大量高品質的鐵礦石被運到國內。在老撾這幾年,我們幫助當地修路,解決了1000多人的就業,受到當地政府和群眾的歡迎。”陜西太瑞礦業開發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陳煒説,“明年,我們將與老撾加強産能合作,不斷擴大對稀土、鐵礦的開發。”
目前,陜西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400多家機構開展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以開放的胸懷與魄力,陜西不斷擴大“朋友圈”、提升“國際范”,持續促進國際産能合作提質增效。(陜西日報記者 肖倩)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