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自貿區構築對外開放大通道
2024-01-29 10:45:55來源:陜西日報編輯:吳明玲責編:高崗

  ●目前,空港新城累計開通客貨運航線380余條,其中國際航線104條,通達全球37個國家、76個樞紐城市,在全國率先實現中亞“五國六城”通航全覆蓋

  ●西安港智慧通關係統每天可自動處理各類單證近240票,驗放集裝箱近400個,減少人工操作量95%以上,物流作業效率顯著提升

  ●2023年,中歐班列(西安)全年開行5351列,同比增長15.3%;貿易國由最初的中亞五國拓展至45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主要貨源地和目標市場全覆蓋

  近年來,陜西自貿試驗區充分發揮自身區位優勢,通過優化作業流程、創新監管模式和強化服務保障等通關便利化系統集成改革創新,不斷提升通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優化通關服務,著力構築內陸地區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通道,更加主動融入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加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

  “中心發揮數據平臺的集成化服務功能,按照上下游企業生産節奏,提前採購儲備航材,高效滿足企業即時生産需求,幫助航空企業減少資金佔用,提升國際競爭力。”日前,在陜西西鹹空港綜合保稅區,西安國際航材供應鏈管理中心負責人汪濤説。截至目前,該中心已完成國際航材進出口貿易額6.5億元,涉及國際航材千余種。

  國際航材通關交易模式的創新,改變了以往各航空企業自主採購、零散通關模式,由西安國際航材供應鏈管理中心作為採購人,對保稅航材“集中報關、統一存放”,根據航空企業需求“分批出貨、分批繳稅”,有效減少了企業申報頻次,提升採購通關效率。

  作為西北地區唯一的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陜西自貿試驗區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功能區通過建設空中貨運走廊、打造國際貿易集散中心、優化作業流程、創新通關監管模式等方式,加速構建輻射廣、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航空樞紐和貿易物流大通道。

  為滿足高精密貨物安全高效運輸需求,空港新城功能區創新國際貨物24小時機坪“直提直裝”新模式,對抵港前已完稅的非開箱查驗類貨物,在飛機進境前提前辦理報關申報、單證審核等手續。貨物運抵後,可在機坪直接提貨裝車,實現國際貨物24小時“隨到隨提、隨到隨裝”,物流成本較以往降低30%。

  為有效提高場地、設備、系統的資源利用率,空港新城建立了新型國際郵件運營中心,將空港範圍內國際郵件、快件、跨境電商3個場所、3套監管系統進行整合,實現對國際郵件、快件和跨境電商的信息採集、進出口裝卸、集中查驗、轉關監管、檢驗處理等海關通關服務“一站式”辦理。

  目前,空港新城累計開通客貨運航線380余條,其中國際航線104條,通達全球37個國家、76個樞紐城市,在全國率先實現中亞“五國六城”通航全覆蓋。

  優化散貨集拼業務流程。為避免散貨集拼業務中因部分拼箱貨物未通過海關查驗,其餘貨物就無法正常上列發運的情況,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國際港務區片區創新推出中歐班列(長安號)集拼中心散貨“先查驗,後裝箱”模式,允許企業以散件形式將貨物送入散貨集拼中心,待完成查驗辦理通關手續後,再進行拼箱裝運,此舉顯著提高了查驗效率,為企業節約了時間和資金成本。同時,西安國際港務區片區打造智慧通關係統,匯聚班列、艙位、貨物進出場等數據,在全國鐵路口岸率先實現海關、鐵路、場站數據聯通共享,對中歐班列進出口貨物實施全流程智慧監管,有效提升報關效率,降低作業風險。

  目前,西安港智慧通關係統每天可自動處理各類單證近240票,驗放集裝箱近400個,減少人工操作量95%以上,物流作業效率顯著提升。“先查驗,後裝箱”新模式相比普通散貨集拼模式,集貨時間縮短2至3天,吸引了更多散貨客戶開展業務。

  此外,西安國際港務區片區不斷強化服務保障,對中歐班列(西安)産業鏈各環節企業開展外債便利化額度試點,符合條件的試點企業可以在不超過等值200萬美元外債額度內自主借用外債,充分利用境外低成本資金開展跨境融資;在全國率先開展陸路啟運港退稅試點,出口退稅業務可實現當日辦結,顯著加快資金週轉速度,降低經營成本,助力企業拓展海外市場。

  2023年,中歐班列(西安)全年開行5351列,同比增長15.3%;貿易國由最初的中亞五國拓展至45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主要貨源地和目標市場全覆蓋。

  去年7月,“陜西自貿試驗區聚焦通關便利化集成創新 著力構築內陸地區重要對外開放通道”被國務院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簡報刊發,在全國複製推廣。下一步,陜西自貿試驗區將緊扣國家賦予的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積極參與陸海新通道建設,充分發揮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作用,創新多式聯運組織模式,強化跨方式、跨部門、跨區域協同協作,進一步提升通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優化通關服務,加快形成面向中亞南亞西亞國家的重要對外開放通道。(陜西日報記者 崔春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