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稅工匠” 展現“稅力量”
2024-01-31 14:59:5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吳明玲責編:高崗

  “張津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組建於2021年5月,以國家稅務總局商洛市稅務局徵管科副科長張津命名。多年來,團隊始終秉承“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緊緊圍繞《進一步深化稅收徵管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落實,在稅收徵管改革、稅收數據風險管理等方面攻堅克難、創新創效,為商洛市地方經濟高品質發展貢獻“稅務力量”。2022年12月,團隊被陜西省財貿金融輕工工會和陜西省稅務局系統工會命名為陜西省稅務系統“張津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

  組建“稅智囊” 三級複合型團隊推改革

  工作室核心成員匯集市局機關、縣區稅務局和稅務分局三級共9人,其中有4名研究生、4名“三師”、3名省市人才庫成員和2名受聘系統公職律師,平均年齡36歲,形成了三級複合型工作團隊。團隊始終強化政治擔當,錨定市局黨委提出“要把工作室打造成全市《意見》落實的‘研發中心’,全省特色工作室”的目標要求,堅持“條線互補、三級互動、項目管理、創新驅動”理念,聚焦《意見》落實,助推稅收改革在商洛見行見效。

  緊扣“稅實際” 選點破題力推微改革

  團隊堅持研讀《意見》落實新動態、新要求,深入研判基層工作的堵點難點,著眼“小切口”微改革,點面結合,以點帶面帶動全市《意見》的創新落實。2022年工作室全程參與指導商洛市“一局一品”創建,有4個創建項目在全市稅務系統推廣,其中國家稅務總局柞水縣稅務局的《擴大稅費共治“朋友圈”、構建數據管稅“新格局”》入選商洛市委深改委年度優秀改革創新案例。2023年在“市局出題縣區答題”工作中,直接參與的國家稅務總局丹鳳縣稅務局“稅費聯動鏈式管理法”入選全市標準化優秀案例。縣區稅務局普遍反映,工作室成員來自一線了解一線,問題找得準,方法用得實,不僅解決了基層的工作難題,還為基層工作打開了新局面。

  當好“稅工匠” 助力條線改革結碩果

  團隊成員立足本職,勇挑條線重點改革任務,為改革任務落地結果貢獻力量。徵管條線團隊圍繞稅收徵管品質“5C+5R”監控評價,創建了“推進工作體系化、徵管狀況可視化、問題整改工單化、評價體系修正常態化”的“四化”工作模式,以及“集智眾創”全景畫像展示評價成效,為全省推廣稅收徵管品質“5C+5R”監控評價提供了商洛智慧。法制條線團隊發揮公職律師職能,積極探索市縣稅費爭議化解新方法,推進“楓橋經驗”本地化實踐,相關亮點做法獲得商洛市委政法委肯定。團隊還全程參與國家稅務總局商南縣稅務局“雲上楓橋”創建,助力商南縣稅務局獲得全省稅務系統首批“楓橋式”稅務局示範單位。

  創出“稅亮點” 探索稅收管理新方法

  創新無止境,實踐出真知。團隊成員在專注各自工作領域的同時,積極探索稅收管理新方法。在推進納稅人分類分級管理中,結合稅收管理員“管戶+管事”的管理方式,創建了與之相適應的“納稅人信息一冊集成、基礎管理任務一碼派發、納稅人地理位置一碼導航、基礎管理方法一碼指引”的“一冊三碼”團隊化管理模式。新華網報道評價“‘一冊三碼’管理模式推進了稅收管理員從管戶向管事轉換,成為納稅人分類分級管理和個性化服務的有益探索”。《陜西稅務》進行專題介紹,併入選商洛市委深改委年度優秀案例。團隊發揮大數據優勢,強化數據賦能,建立了縣域經濟分析智慧取數模板,豐富了稅收經濟分析方式,多篇稅收經濟分析報告獲市政府肯定。團隊運用“數據+規則”,2023年8月設計的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産稅全週期一體式精準監管模式,實現稅種徵管各環節有人管,探索建立《意見》落實檔案標準化管理,建立起完整的《意見》落實電子版檔案資料。

  轉化“稅成果” 講好改革故事展成效

  近年來,團隊成員積極參與稅收調研,充分發揮“以稅咨政”作用,積極總結提煉《意見》落實好的經驗做法及成效,撰寫專報、調研報告、信息報道,主動向黨委政府、市委深改委等部門彙報改革成效,《意見》宣傳解讀工作獲市政府肯定,有3篇調研報告被《陜西稅務》採用。《商洛日報》在首版以《黨委政府重視 部門協調配合—我市持續用力深化稅收徵管改革》為題報道了全市深化稅收徵管改革工作,助力商洛市稅務局連續2年榮獲全市“改革調研宣傳工作優秀單位”,稅收改革影響面持續擴大,社會認可度持續提高。

  榮譽至上,使命在肩。商洛市稅務局將以“張津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為基點,持續強化政治擔當,弘揚“稅工匠”的精神,發揮人才聚集和傳幫帶的示範帶動作用,盯緊稅收改革前沿,以“公誠勤樸”的底氣和“敢為人先”的勇氣,在譜寫稅收現代化陜西新篇章中貢獻“商稅力量”。(文 張曉源)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