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承上啟下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攻堅之年,也是民航由恢復發展轉向增量提質的重要之年。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帶來的新機遇、新挑戰,海航航空旗下長安航空大力弘揚“黨建為魂”的企業文化,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認真落實民航局局長宋志勇提出的“切實把黨的領導貫穿到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過程,推動黨的建設與安全管理深度融合”的工作要求,始終將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秉持“上天必須安全,隱患消除在地面”的安全理念,以“不降成本、不惜代價”為原則,加重加厚安全管理,持續加大安全保障投入,全面強化日常生産安全管控水準,推動公司安全高品質發展再邁上新的臺階。
長安航空安保體系堅持黨建引領,以“黨小組帶班組”為組織保障形式,以“黨員業務核心團隊”為抓手,聚焦空防安全管理全面提升,以作風紀律建設、重點人員管控、勤務信息研判及崗位勝任能力提升四個方面作為重點工作,圍繞難點課題開展業務研討攻關,以問題為導向,全面提升業務成果,嚴守空防安全,助力公司榮獲“平安民航”建設工作成績突出集體稱號。
維護航空安全秩序應急演練
空地一體化 提升安全風險治理能力
2024年民航市場航班量激增,長安航空客運量刷新歷史紀錄,航空安保體系也承擔著更大的空防安全壓力。航空安保體系“黨員業務核心團隊”針對歷史安保事件進行全面梳理,編寫歷年安保事件信息統計分析報告,進行數據分析、舉一反三,生動開展疼痛案例分享及業務指導,有效防範安保隱患。同時,為加強防範旅客機上大面積移動導致的飛機失衡風險,確保安保工作平穩有序,航空安保體系“黨員業務核心團隊”加強空地一體化協同聯動,聯合飛行、客艙、黨群等體系“黨員業務核心團隊”組織開展跨體系研討,制定《防範旅客大面積移動應急處置預案》,從強化宣傳教育、明確處置要點、提升輿論控制、加強培訓研討等多個方面固化崗位職責、工作標準和處置流程,有效提升了機組之間、空地之間協同處置配合能力,確保航班運行安全。
在航空安保體系“黨員業務核心團隊”帶頭攻堅下,先後開展了安保體系及跨業務體系研討21次,形成工作方案、可行性措施35項,聯動各部門協同合作,構築起了公司“安保空地一體化”聯動的四道防線管控機制,打通了公司空地安保信息傳遞及有效處置的全鏈條,確保空防安全和運行有序。
多措並舉聚合力 嚴管厚愛築防線
航空安保體系“黨員業務核心團隊”嚴格落實民航局關於空防安全工作要求,全面開展“平安民航”建設各項工作,從隊伍管理、應急演練、安保責任落實、重點旅客關注、空防安全、背景調查、內保安全等方面入手開展各項工作,圍繞難點課題開展業務研討攻關,順利通過西北民航轄區“平安民航”建設考核。
“黨員業務核心團隊”、黨小組、班組層層帶動落實,嚴格執行定期教學研討制度,每季度組織教研組開展教學研討會,針對訓練科目、教學課件及教學實施等訓練工作進行研討,積極探索訓練工作新領域、新思路,不斷實現新突破;同時組織航空安全員教員與其他航空公司及軍警院校教員開展訓練教學經驗交流,吸收轉化先進訓練理念和訓練經驗。
航空安保體系“黨員業務核心團隊”結合技術能力、飛行作風、心理素質、運行資質、內保安全、重點人員等六個要素,制定了可執行、可審核的“航空安全員飛行排班管控機制”,航空安全員派遣風險管控能力得到顯著提升;通過分析、研究航空安全員執勤過程中處置類似事件的語言技巧和溝通方式,強化情景模擬實操,開發出了有針對性的訓練課程,自項目推廣以來,未出現旅客投訴情況,培訓效果明顯;對員工心理健康工作實施網格化管理,建立了“預警為主、干預為輔”的心理健康分級干預機制,員工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並重,組織有力、措施到位,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斷提高員工關愛工作的品質和效果,進一步保證了空防隊伍的穩定。
針對空勤人員疲勞管理精細化,航空安保體系“黨員業務核心團隊”為航空安全員制定了一系列具體措施,通過定期召開部門例會、空保大隊例會、班組會以及開展員工訪談,不斷加強作風建設教育,引導一線人員樹立科學的作息觀念,增強自我約束意識;在執勤過程中,為航空安全員提供緩解身體疲勞的專業方案,有效防範航空安全員在高強度工作狀態下出現睡崗問題;積極收集航空安全員對早、晚班的工作意願,結合個人實際情況合理安排飛行計劃,確保人員休息與飛行任務相匹配,實現風險前置管理;與客艙服務體系緊密協作,優化相互監督機制,完善航空安全員各管理環節,對於睡崗等風險行為保持零容忍零發生;結合持續開展晚歸檢查、執勤記錄儀檢查及執勤回訪等監督檢查工作,確保安全管理措施得到有效執行,在嚴管厚愛中督促築牢防線。
向“機鬧”説不 引導旅客文明乘機
根據民航局“依法整治機鬧行為,維護航空安全秩序”專項行動動員部署會,要求堅決遏制“機鬧”多發態勢,加大整治和懲戒力度,依法從嚴從快從重打擊“機鬧”,引導旅客自覺文明乘機。航空安保體系“黨員業務核心團隊”認真組織召開“機鬧”專項整治研討會,研究部署防治“機鬧”專項行動工作;依託空地一體化,固化“機鬧”處置流程,針對“機鬧”處置特性,從處置流程、執勤用語、輿情應對和分工協作等方面全面分析,聯動研討,明確“機鬧”事件處置規則,固化形成長效機制;牽頭海航航空旗下海南航空、首都航空、天津航空等公司聯合陜西省公安廳機場公安局在空港新城西北航訓模擬艙內開展依法整治“機鬧”專項處置應急演練,以實戰鍛鍊隊伍,驗證應急處置預案的實操性、適用性,有效提高各相關崗位人員的處置能力和效率,深化民航、公安各單位之間的協同配合。同時,航空安保體系積極動員組織青年志願者、業務骨幹多次參與各類普法教育公益活動,向廣大市民、中小學生等現場開展整治“機鬧”航空普法志願服務活動,錄製“向機鬧SAY NO!”文明乘機科普視頻,激發正能量,引導旅客自覺文明乘機。
2024年以來,歷經春運、全國兩會等重大保障任務節點,航空安保體系“黨員業務核心團隊”結合“機鬧”第二階段工作部署要求,組織一線航空安全員召開春運、兩會保障動員會議,週密制定並全面宣貫保障方案,嚴格落實全員安全責任制,時刻緊繃“安全弦”,全力做好航空安全保衛工作,確保航空安全萬無一失。
苦練實戰技能 護航旅客平安出行
“日常執勤中,我們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放過任何安全隱患,對於打架鬥毆等情況,以及其他諸如傷人、霸機等擾亂和非法干擾飛機運行的各種情況進行及時處置。”航空安保體系“黨員業務核心團隊”成員李坤説,“我們同時要防患于未然,以耐心、細心的工匠精神,確保工作零失誤。”
航空安保體系“黨員業務核心團隊”通過“兩步走”實現安全員狹小空間內擒拿格鬥技能全面提升。一方面,安排教員外送學習先進的實戰技巧和理論知識;另一方面,對內落實交流分享機制,促進全員能力提升。航空安保體系“黨員業務核心團隊”結合公司現有機型、航線等實際情況,對擒拿格鬥訓練方式進行“個性化”調整,並帶入日常訓練中,使隊員掌握客艙狹小空間內徒手制敵、近身搏鬥等技巧,有效提高實戰能力和特情處置能力。
航空安保體系“黨員業務核心團隊”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通過黨建引領到班組、安全教育到班組、手冊執行到班組、風險防控到班組、技能培訓到班組、作風建設到班組夯實“三基”,堅守安全底線,穩固民航安全工作根基,打造一支“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航空安保隊伍,築牢雲端“安全堡壘”。
抓好培訓演練 築牢消防“防火牆”
結合近期國內發生的重大火災真實案例,航空安保體系“黨員業務核心團隊”結合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堅大整治行動要求,專門制定並持續完善火災防控工作方案,為基地消防安全奠定堅實基礎。同時,長安航空高度重視公司全員的消防安全教育和消防應急演練,堅持定期開展專項培訓和演練活動,持之以恒增強全員消防安全責任意識,提升全員突發火災時的緊急避險和應急處突能力,杜絕火災隱患,不斷深化區域安保消防工作,全力確保“兩個絕對安全”。今年三月,航空安保體系精心開展“保平安 防火災”安保消防應急演練,海航航空旗下駐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各企業上百名幹部員工參加活動,通過“培訓+演練”,進一步在長安航空基地園區築起消防安全“屏障”。
在“黨員業務核心團隊”帶動下,長安航空各級黨員員工模範落實新《安全生産法》,黨建與安全服務管理融合不斷走深走實,各業務體系屢創佳績。未來,長安航空將始終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深入理解新時代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科學內涵,持續深入踐行遼寧方大集團提出的“經營企業一定要對國家有利、對企業有利、對員工有利、對旅客有利”的企業價值觀,確保安全生産形勢持續穩定,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做出西北民航人新的更大貢獻。(文/張曉薇 徐姝可 圖/長安航空)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