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兩級法院深耕善治 推動訴源治理多元解紛
2024-07-30 19:11:34來源:西部法制報編輯:吳明玲責編:高崗

  原標題:深耕善治 源頭解紛——渭南法院構建訴源治理全鏈條管理紀實

  7月的渭南大地,不僅有豐收的景象,還有渭南法院訴源治理取得的一系列豐碩成果。

  “三三機制”“ 三端四環”“ 十二字秘訣”……這些抽象的訴源治理機制的背後,是一串串令人欣喜的數字。2024年1月至5月,渭南市兩級法院訴前調解分流率55%;全市法院一審新收民事案件量同比下降18.55%,二審新收民事案件量同比下降3.31%,訴源治理成效明顯。

  7月下旬,記者走進渭南市法院,探尋訴源治理的“渭南密碼”。

  建章立制 夯實基礎

  “説好了每畝2700元,白紙黑字咋能不認賬呢?” “去年11月就跌了200多塊,這錢我咋給?”7月11日,菜農劉某與客商代辦王某因無法談攏蔬菜收購價格鬧起了矛盾,起訴至大荔縣法院官池法庭。法庭通過釋法説理,調解了兩人的矛盾。

  同時,官池法庭通過類案研判,會同鄉鎮黨委政府、司法所及調解員製作了農産品買賣、倉儲等合同模板,並結合典型案例進行講解,從“根”上守住農戶的“錢袋子”。

  這是渭南市兩級法院堅持“三三機制”、深耕訴源治理的真實寫照。

  “訴源治理的‘渭南密碼’,就是渭南法院創建的‘三三機制’。”7月16日,渭南市華州區法院高塘法庭庭長張勇平深有體會地説,“通過實施‘三三機制’,我們法庭把許多矛盾化解在村組,村民都在點讚哩!”今年截至目前,高塘法庭收案94件,同比下降20%;調解30件、撤訴24件,調撤率佔比65%,審限內結案率100%,“三三機制”效果顯著。

  張勇平所説的“三三機制”是渭南中院逐步構建的訴外黨政主導、多方參與、共建共享“三層統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多元化、類型化、實體化“三化聯動”,訴內立案、審判、執行“三環同抓”,黨務、審務、政務“三務共管”,訴服、信訪、宣傳“三措並舉”訴源治理大格局。

  渭南法院以“三三機制”為抓手,明確法院系統訴源治理工作重點,形成了以源頭預防、非訴化解、訴訟斷後的全鏈條訴源治理新機制體系。

  多調聯動 訴外解紛

  在渭南市公安局華州分局高塘派出所,設立在此的“微法庭”引人注目。“微法庭”,是法官警官攜手化解群眾矛盾的平臺。

  日前,華州區人民法院高塘法庭與派出所、司法所聯合調解一起因債務問題引發的打架鬥毆案件。2011年,劉某向郭某借款後,一直未歸還借款本息。2023年農曆臘月三十,郭某來到劉某家再次催要借款,雙方發生口角,繼而引發肢體衝突。高塘派出所將該案移送至高塘鎮訴源治理工作站進行處理。

  受理案件後,各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分工協作。高塘法庭法官就雙方債務問題,從借貸利率、賠償標準、責任劃分、訴訟成本等方面進行了調解,促成雙方對民間借貸及賠償費用達成一致意見。法官利用設在派出所的“微法庭”,指導當事人現場簽訂協議。司法所工作人員有針對性地進行了普法宣傳,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  

  這是渭南兩級法院堅持“黨政主導、多方參與、共建共享”三層統籌,積極構建源頭防控、排查梳理、糾紛化解、應急處置的社會矛盾綜合治理機制的一個縮影。

  為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渭南中院針對矛盾糾紛集中、涉及特定領域和特定部門的案件類型,建立健全訴前多元解紛機制。該院與司法、人社、發改委、自然資源局等22家單位建立府院聯動協同化解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出臺類型化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機制26個,指導各基層法院形成訴源治理協同機制38個,推動矛盾糾紛在訴前多元化解。渭南中院還與市委政法委聯合印發《關於訴訟服務團隊入駐綜治中心開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的實施辦法》,建立全市法院訴訟服務團隊入駐綜治中心工作機制,充分發揮綜治中心多元化解矛盾糾紛作用,構建了訴源治理融入市域之治的工作大格局。

  渭南各基層法院、法庭在各鄉鎮積極開展村規民約“體檢”,由法官指導特邀人民陪審員、基層鄉賢、村社幹部等自治力量,化解婚姻、贍養、土地等鄰裡糾紛。目前,渭南市已在鄉鎮建立巡迴審判點16個,建設村(社區)“微法庭”36個,設立鄉鎮(街道)法務庭15個,法官工作站、聯絡點102個,促進全市84個調解組織和580名調解員向基層治理末端延伸糾紛化解服務,構建了縣、鄉鎮、村(社區)、個人四級縱向聯動體系,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法院的訴前調解不僅減輕了群眾訴累,還減少了訴訟增量。” 7月18日,蒲城縣人民法院特邀調解員、堯山鎮司法所原所長劉佔平説。

  目前,全市法院訴前調解糾紛2.2萬餘件。其中,司法確認1273件,同比上升8.6%。

  多措並舉 訴內和解

  “運用調解讓當事人達成和解,是我們的一項重要工作。”7月19日,提起調解的一起糾紛,渭南中院立案庭庭長張敏娟説。

  李某與某置業公司簽訂房屋認購協議,約定由李某支付1萬元的購房款,雙方再簽定正式的房屋買賣合同。後來,雙方因房屋交付問題發生糾紛。今年1月,李某將置業公司起訴至法院,要求解除購房協議並退還購房款。

  一審法院判決雙方解除房屋認購協議,並由置業公司退還李某的購房款。置業公司上訴至渭南中院。渭南中院調解員與當事雙方進行了溝通,最終促使雙方達成調解協議。

  為抓好訴內環節,渭南法院錨定案結事了人和,堅持“立案、審判、執行”三環同抓,力爭減少衍生案件。

  立足訴訟環節,渭南中院全面加強訴訟服務中心“一站式”多元解紛功能,深化“分調裁審”機制改革,實行調與審並重化解糾紛模式,推進調解員與快審團隊有效對接,依法用好督促程式、小額訴訟、簡易程式等各類程式,力爭將進入訴中的糾紛高效化解在訴內。

  立足訴後環節,渭南中院建立判後答疑機制,制定了《關於判後答疑工作規定》,出臺《關於加強和規範司法建議工作的若干意見》,加強對類型化案件共性成因進行研討。2023年以來,渭南法院共發出司法建議174份,有效遏制了訴訟糾紛發生。2023年,渭南中院被省高院評為全省中級法院執法辦案和重點工作優秀單位。

  “我們不斷深化府院聯動機制,進一步奏響訴源治理‘大合唱’。”張敏娟説。

  華州區法院推動開展訴源治理“先行示範鎮”創建活動;

  富平縣法院探索“10項工作機制”和“1個中心+N個法官工作站+N個調解組織”工作機制;

  澄城縣法院搭平臺、強服務、建機制,打造“澄心”司法為民品牌,訴前調解成功率達75.68%;

  韓城市法院推行網格調解、分流調解、聯動調解、精專調解“四聯調解”工作法;

  大荔縣法院實施“訴調對接+司法確認”機制;

  蒲城縣法院建成“老李工作室”,建立“警司律”聯動機制,開通普法解紛直通車;

  ……

  從中院到基層法院,渭南法院推動訴源治理深耕善治的生動實踐遍地開花。

  渭南中院黨組書記、院長賀世輝表示:“渭南法院將在訴源治理工作大局中,以司法為民為著力點,以公正效率為落腳點,展現法院擔當,以更高層次訴源治理推動社會綜合治理,為社會和諧穩定作出更大貢獻。”(西部法制報記者 張建鋒)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