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上的渭南人②漢字連心記
2024-08-26 17:01:33來源:渭南日報編輯:吳明玲責編:高崗

  1339年孟秋,泉州灣入海處的六勝塔巍然屹立,注視著一艘艘海船滿載離港,將無數瓷器、茶葉和絲綢順著海上絲綢之路運抵異國他鄉。

  2024年8月23日,“一帶一路”年度漢字發佈活動在泉州舉行,“惠”字從九個候選漢字中脫穎而出,當選2024“一帶一路”年度漢字。很快,這個帶有“各方受益”美好寓意的漢字通過互聯網傳遍了共建“一帶一路”國家。

  同樣的地點,時間跨越685年,中國與世界分享的特産,從瓷器、茶葉、絲綢擴大到漢字,中外文明交流互鑒跨入新領域。“一帶一路”年度漢字活動已舉辦八屆,成為了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服務“一帶一路”倡議、推動民心相通的知名品牌項目,而它的誕生之地,正是字聖倉頡故里——渭南白水。

  2016年初春,渭南人王大平回到家鄉,作為中國公共關係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此行的任務是組織籌劃首屆“一帶一路”年度漢字發佈儀式。“這個活動的概念剛有雛形,我就想到了渭南。”王大平説,小時候常聽字聖倉頡的故事,熟知倉頡在白水造字作書的傳説,從邏輯上講,舉行跟漢字相關的活動,離不開倉頡這個文化符號,更離不開渭南白水這方文化熱土。

  “中國人歷來對文字十分敬畏,另一個渭南人太史公司馬遷記錄倉頡造字,用了‘天雨粟,鬼夜哭’六個字。致敬這樣驚天動地的大事情,要選擇有紀念意義的地點。”王大平認為,活動儀式一定要在白水倉頡廟啟動,因為渭南地處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區域、“一帶一路”核心區,本地歷史文化特色與“一帶一路”年度漢字發佈活動的文化定位高度契合。另外,白水倉頡廟是國內為紀念倉頡所設場所中唯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國內唯一的集廟、墓、碑、書、柏為一體的文祖殿堂,意義非凡。當地是倉頡故里,群眾對字聖認同,對漢字崇敬,文化氛圍濃厚。“去白水縣陽武村和史官村調研,我感到一股敬惜字紙的力量,大受鼓舞。”王大平説,村裏的群眾都是“字癡”“字迷”,大家寫毛筆字練書法的時候,正襟危坐,一筆一畫,任何留有墨蹟的紙張,都精心珍藏。他表示,在這樣的環境中啟動“一帶一路”年度漢字發佈儀式,順理成章,理所當然。

  2016年4月19日上午10時,在一聲古琴的彈撥聲中,20位兒童雙手高舉千字文竹簡,跟隨背景音樂大聲朗讀《千字文》,“丙申年穀雨祭祀倉聖典禮暨2016‘一帶一路’年度漢字發佈儀式”在白水倉頡廟正式開幕。

  現場,500余位知名專家學者、文化人士,以及來自阿根廷、英國、法國、美國、意大利、孟加拉、南非、巴基斯坦、瑞典、巴林等國家的留學生代表,共同見證“和”字成為2016“一帶一路”年度漢字。

  回憶起當年的儀式,王大平説:“文字有三要素,形、音、義。世界上的文字分兩大系統,一個以形為主,比如漢字;一個以聲為主,就是英語一樣的拼音文字。這兩大系統的差異,除了造字方法不同外,背後還有文化上的差異。”他説,“和”是一種境界,蘊含著和平、和諧、和合、和美。寓意“一帶一路”致力於促進沿途國家、地區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是和平之路、和諧之路。“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採用拼音文字,跟漢字分屬不同的書寫系統,所以,選出‘和’字,也有包容差異,共求大同的意味,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相呼應。”

  首屆“一帶一路”年度漢字成功發佈,在國內外引起熱烈反響,隨後三年,此項活動仍然在渭南白水倉頡廟舉辦。2018“一帶一路”年度漢字是“新”,美國學者、漢字字源數據庫創始人理查德·西爾斯在發佈會現場詳細解釋了“新”字的演變:“新”字的右半部分是“斤”,在象形文字中,“斤”的形象類似斧頭。《説文解字》記載“新,取木也。”可以理解為砍掉枝幹,也可以理解為“新芽”。這位被網友稱為“漢字叔叔”的理查德·西爾斯説:“每一個漢字,如果你知道它的本象和本義,你會發現它都是合乎邏輯的。”

  “一帶一路”年度漢字活動在渭南成功舉辦了四屆,受此帶動,中外涌起一股漢字文化熱潮。2021“一帶一路”年度漢字發佈前,不少外國留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在網絡上介紹自己心儀的年度漢字,來自科摩羅的留學生夏花認為“同”字很有意義,她説:“《論語》裏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説法,而大同也是中國人思想傳統中人類社會的理想模式。”意大利留學生孔若水對“海”字情有獨鍾,“我來自‘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端點——威尼斯,在中國,我長期居住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另一個端點——泉州。”他説,“海”讓他在兩個國家間找到了聯繫。尼泊爾留學生迪克蘇表示,“傳”字有傳授、傳播的意思,在四川大學學習中國文化和中國的生活方式,這個字最貼合自己的留學經歷。

  文字是文化的載體,學習文字就是了解文化,文化交流無礙,民心自然相通。2023年,正值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週年,“一帶一路”年度漢字活動方興未艾,“Z世代的2023:以絲路之名”活動也在渭南舉行。來自俄羅斯、韓國、埃及等國的10余名中外“Z世代”青年邊走邊看,感受渭南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領略東秦得天獨厚的河山勝景。埃及留學生玉珍在司馬遷故鄉重溫了《史記》的魅力,亞美尼亞留學生李蘇雪愛上了澄城的大櫻桃,俄羅斯留學生巴莉娜種下一棵小樹,“願這棵代表友誼的樹,能茁壯成長,希望有機會還能回到這裡看看它。”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民心相通,是最基礎、最堅實、最持久的互聯互通。2016年以來,歷屆“一帶一路”年度漢字活動,借助網絡媒體的傳播優勢,用漢字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通過中文愛好者、來華留學生講述中國故事,以“和”“融”“新”“共”為代表的漢字和中華文化,正在從白水、泉州等地加速出海,不斷拉近各國人民的心。

  “白水是漢字的一個精神上的‘根’,現在漢字長成枝繁葉茂、生機勃勃的大樹,承載著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成為促進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民心靈相通的橋梁和紐帶。我作為渭南人,與有榮焉。”王大平説。(渭南日報記者 隋曉會 倪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