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靖邊:“文明之風”滋養美麗鄉村
2024-11-25 17:22:1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吳明玲責編:王菲

  11月21日,由靖邊縣委宣傳部、縣委文明辦、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織開展的靖邊縣“見面面 拉話話”新時代文明實踐示範活動走進青陽岔鎮。

榆林靖邊:“文明之風”滋養美麗鄉村

活動現場

  “傳統習俗承載著歷史的記憶和文化的內涵,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舊的習俗也逐漸暴露出諸多問題。比如,高額彩禮讓許多家庭不堪重負,大操大辦的紅白喜事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封建迷信活動不僅沒有科學依據,還可能誤導人們的行為……”靖邊縣新時代文明宣講員張冬梅用“拉家常”的方式向居民講解著移風易俗的道理。臺上講得認真,台下“拉”得仔細。“她説得對,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事情結束了給子女也增添了不少負擔,真是不應該。”“就是了,老人在的時候好好孝順比什麼都強!”會場群眾議論紛紛。

  “移風易俗,意義重大。當我們摒棄那些陳規陋習,把更多的資源和精力投入真正有價值的事情上。比如,用節省下來的婚禮費用去學習技能、提升自我、教育孩子,倡導文明、簡約、健康的生活方式,整個社會風氣也會煥然一新……”接地氣的宣講深入人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引導村民把精神層面的要求落實到實際行動中,更好地建設新時代鄉村文明新風尚。

  精神得以滋養,物質同樣不能少。靖邊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人員還為群眾發放了移風易俗的宣傳資料、宣傳品等。此次活動僅僅是靖邊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冰山一角。今年以來,靖邊縣通過組織宣講員走進群眾家中院落、田間地頭、農家鹼畔、鄉鎮集會,和群眾傾情相談,傳播黨的理論方針政策,進行健康心理輔導,倡導移風易俗,用“見面面 拉話話”的方式為群眾傳播思想、疏導情緒、答疑解惑、移風易俗、扶貧幫困。

  截至目前,靖邊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已經在全縣開展活動60余場次,受益達4000余人。下一步,該縣將在不斷完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基礎上,持續發力、積極作為,以更高的標準、更務實的舉措不斷深化探索文明實踐工作,為提升村民文明素質、推動靖邊高品質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讓文明實踐之花在靖邊大地處處綻放。(文/圖 白淩燕 樊宇航 陳姝潔)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