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學生”為何跑到渭南“學種地”?
2024-12-24 14:30:3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吳明玲責編:王菲

  12月23日下午,渭南送別了一群特殊的朋友——25位哈薩克斯坦學員學成歸國,這是2024年度第四批在渭南舉辦的中國—中亞五國職業農民培訓班畢業的“洋學生”。至此,已有100名來自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斯坦中亞職業農民在渭南“師滿出徒”,帶著中國農業技術“榮歸故里”,充當農業交流使者,播撒農技合作友誼。

  渭南,有何實力和魅力,讓中亞五國的“洋學生”不遠萬里,跨越千山萬水,前來“拜師學藝”?渭南,又是用一種什麼樣的“打開方式”,續寫千年友誼,譜寫與中亞國家的友好篇章?

“洋學生”為何跑到渭南“學種地”?

結業學員與授課老師合影留念

  2023年,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在西安的成功舉辦,恰似一陣春風,吹開了區域農業合作的繁花盛景。六國元首齊聚峰會,共商智慧農業與綠色發展大計,繪製出一幅宏偉壯麗的合作藍圖。

  渭南敏銳地捕捉到時代脈搏,結合中亞國家發展需求與自身獨特優勢,精準定位合作方向,先後與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丹加拉區、吉爾吉斯斯坦楚河州阿拉梅金區、哈薩克斯坦圖爾克斯坦市、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州庫什拉巴德區建立起了友好交流關係,為農業合作搭建起了堅實的橋梁。

  依託自身農業資源優勢,渭南啟動中亞五國職業農民培訓計劃,舉辦中亞五國職業農民培訓班。這不僅是對峰會成果的積極響應,更是“中國+中亞五國”外長會晤精神的落地生根,標誌著區域農業合作邁入了一個新的紀元。

  在課堂與田野之間,專家教授用生動的案例和詳實的數據,向來自中亞五國的學員展示中國現代農業的魅力,介紹渭南現代農業發展的特點。從智慧灌溉系統的高效節水,到無人機植保的精準施藥;從精準農業的精細化管理,到農産品品牌打造的策略與方法,每一項技術與理念都如同一顆顆閃耀的星辰,點亮了學員們的視野,激發了他們對現代農業的熱情與嚮往。

“洋學生”為何跑到渭南“學種地”?

中亞五國職業農民在渭南培訓結課,學員們合影留念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

  如今,渭南將農業財富分享給中亞的朋友們,為他們打開了一扇通向農業現代化的新大門,其意義深遠而廣泛,如同漣漪般在農業領域乃至國際關係中層層擴散。

“洋學生”為何跑到渭南“學種地”?

2024年9月,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州副州長哈姆拉耶夫率政企代表團一行來渭考察渭南葡萄産業園

  農業為先鋒。農業作為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及眾多發展中國家攜手共進、深化合作的關鍵領域,在國際交流與共同發展的進程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渭南匯聚了一大批農業領域的專家、技術骨幹以及長期紮根一線的農業能手,他們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精湛的實操技能和豐富的教學經驗。授課中,他們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毫無保留地向學員們分享傳授先進的農業生産模式和管理經驗。在渭南葡萄産業園,農業專家手拿不同品種的葡萄樣本,向學員們介紹著葡萄種植的技巧。學員們圍在專家身邊,耐心詢問翻譯老師,認真聆聽、記錄。在這裡,先進的農業生産模式不再是抽象的理論,而是實實在在可觸可感的實踐範例。

“洋學生”為何跑到渭南“學種地”?

學員們在渭南葡萄産業園實地觀摩學習

  文化為紐帶。培訓期間,組織學員們參與了一系列極具文化內涵的交流活動。他們走進渭南市博物館、非遺展示傳習館等地,全方位、多角度地領略渭南非遺的豐富多樣與絢麗多姿,感受其背後所承載的悠久歷史與民眾智慧;親身體驗中醫針灸推拿這一傳統醫學瑰寶的精妙神奇,深入學習特色茶文化的內涵與禮儀,品味茶香四溢中蘊含的中國式生活哲學與審美意趣。這種充滿活力與溫情的文化交流互動,向中亞朋友們展示了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渭南,讓渭南不再是地圖上一個陌生的標識文字,而是一個擁有深厚文化積澱、獨特民俗風情和蓬勃發展活力的魅力之城。

  貿易為橋梁。在雙方高頻次、深層次的友好往來與交流互動之下,多領域合作的堅實根基得以穩固築牢。坐落于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丹加拉區、佔地約150畝的中塔蘋果友誼園,宛如一座“橋梁”,緊密串聯起兩國農業領域的交流與協作。通過引入中國的前沿農業技術、科學管理理念以及實踐經驗,為當地農業發展注入了全新活力,顯著提升了“渭”字號水果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與美譽度。2023年,渭南市與中亞五國進出口總值2.1億元,同比增長11.2倍,彰顯了良好國際合作環境對經貿合作的強大推動作用,為渭南經濟發展帶來新機遇與新動能。

“洋學生”為何跑到渭南“學種地”?

2024年11月9日,25名吉爾吉斯斯坦學員在渭南職業技術學院開班

  2023年5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中亞峰會上發表主旨講話強調:“我們要繼續在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方面走在前列,推動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充分釋放經貿、産能、能源、交通等傳統合作潛力,打造金融、農業、減貧、綠色低碳、醫療衛生、數字創新等新增長點,攜手建設一個合作共贏、相互成就的共同體。”渭南舉辦的中亞五國職業農民培訓班不僅是國際農業技術交流的典範,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深化區域合作的生動實踐,為渭南提升國際傳播效能提供了全新思路。

  挖掘資源“相似性”。渭南地處陜西關中平原東部,位於黃河中游,是中國農耕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渭南的氣候與地理條件和中亞國家在農業領域有一定的相似性。為此,渭南以需求為導向,針對荒漠化土地和鹽鹼地治理開發、節水灌溉等方面,設置針對性強、吸引力足的課程,為中國與中亞國家的農業合作提供了一站式解決方案。

“洋學生”為何跑到渭南“學種地”?

2024年12月7日,吉爾吉斯斯坦楚河州薩維茨卡婭·艾瑪在渭南職業技術學院學習農業知識

  打造傳播“新場景”。以“人”為核心,聚焦中亞職業農民這一群體,將農業知識、技能以及優秀傳統文化等通過面對面教學、實地觀摩、沉浸式體驗等方式,直接傳授給中亞五國的職業農民,打破了以往單純依靠宣傳資料、展會活動、新聞傳播等較為靜態、單向的傳播模式,形成了一個動態的、互動性極強的傳播場景。

“洋學生”為何跑到渭南“學種地”?

2023年12月,首批中亞五國職業農民在渭南培訓現場

  注重敘事“年輕態”。在全球化與信息化交織的時代背景下,年輕一代成為地方信息走向世界的重要傳播者。中亞五國職業農民培訓班,精準對接中亞青年,他們通過社交網絡分享所見所聞,用時尚語言、生動故事包裝農業信息,形成“口碑傳播效應”,對外展現了渭南農業現代化成就與農村新貌。

  在希望的田野上,每一顆被知識灌溉的種子,都預示著豐收的希望。中亞五國職業農民培訓班,不僅是一場技術的盛宴,更是中亞國家與渭南之間深厚友誼的見證。在“一帶一路”的宏大敘事中,渭南與中亞五國的農業合作交流,雖是其中的一小節,卻生動詮釋了國際合作與交流的無限可能。 (文 任振東 張倍寧 供圖 渭南市委宣傳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