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區域科創中心建設釋放新活力
2025-01-10 09:22:21來源:陜西日報編輯:吳明玲責編:王菲

  2024年,西安區域科創中心建設迎來重要進展——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敦煌授時臺建成並成功試播。

  “敦煌授時臺的成功試播,意味著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整體研製建設已無技術障礙,標誌著我國空天地一體化授時系統建設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也將為西安區域科創中心建設和陜西時空信息産業高品質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首席科學家張首剛介紹。

  與此同時,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先進阿秒鐳射設施正式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概算批復,開工建設。先進阿秒鐳射設施作為探索物質世界極限規律、推動前沿科學研究的利器,將極大提升我國在超快科學、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等領域的研究能力。

  據了解,多個中國科學院重點項目已簽署協議,即將入駐位於西安高新區的西安科學園。

  作為中國科學院在西部地區的首個綜合科學園區,西安科學園是西安建設區域科創中心的重要支撐,將有力推動陜西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突破、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跨越升級。“我們將積極搭建科教融合平臺,匯聚人才、科技力量,為陜西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作出貢獻。”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黨組書記詹瑞表示。

  2024年,圍繞西安建設區域科創中心,陜西持續加強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重大創新平臺佈局建設提速。國家先進稀有金屬材料技術創新中心、國家油氣地球物理勘探技術創新中心西安分中心等相繼獲批,3個國家實驗室網絡節點、2個國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獲批,3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新建)為全國重點實驗室。新材料、能源、旱區農業3個陜西實驗室啟動建設。

  1月7日,走進西安絲路科學城,隨處可見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一個個重點項目拔節生長——

  在西安領充新能源總部基地項目現場,工作人員正在緊張施工。項目旨在打造集光、儲、充、放、檢于一體的綠色零碳園區。項目建成後,主要進行新能源微電網、工程機械車載充電、智慧檢測生産線的研發與檢測。

  芯派智慧電源電驅系統創新中心項目正在火熱施工,即將竣工投産。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全球唯一一個包括半導體器件、汽車電子系統、整車製造等産業鏈的研發測試平臺,打造國際一流的新能源汽車産業生態集群。

  空天動力創新中心、生命健康創研中心、活性天然産物製造産業化項目等一批高端産業項目均在加速推進。據統計,2024年,陜西建立西安區域科創中心建設重點項目動態庫,全力推進117個重點項目實施,完成年度投資422.5億元,其中23個項目提前或按期完成。

  隨著西安區域科創中心建設加快,以光子産業鏈為代表的重點産業聚集效應開始顯現。

  2024年11月3日,在2024硬科技創新大會光子産業峰會上,深圳瑞識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洛微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省外企業現場簽約,落戶西安。

  “落戶西安是公司擁抱産業鏈‘大家庭’的重要佈局。外延材料、晶圓製造等産業鏈上游資源在西安,這裡有産業發展的良好生態。”深圳瑞識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汪洋説。

  被吸引來的還有總部在北京的中智科儀科技有限公司。這家企業研發的“逐光”系列産品,填補了我國在超快時間分辨成像領域的空白,支持了數十個國家重點項目的實施。

  中智科儀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金鵬程説:“西安科技創新創業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在西安落戶,不僅有資金、平臺、陪伴式服務,還能和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合作。”

  在西安區域科創中心建設的牽引下,西安創新活力四射——

  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涌現,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等領域一大批技術和産品實現創新突破,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加速融合。

  在世界知識産權組織全球創新指數百強城市集群排名中,西安由2020年的第40位躍升為2024年的第18位。

  在科技部技術信息研究所發佈的《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4》中,西安創新能力指數排名全國第7位,較2023年度上升1位。

  西安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分別突破1.3萬家和1.6萬家,企業研發投入佔全社會研發經費比重逐年增加。

  一個主導産業蓬勃發展、新興産業集群成勢、未來産業加速佈局的發展格局正在形成。(陜西日報記者 張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