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記者從安康市生態環境局獲悉:2024年1月至12月,安康城市水環境品質指數為2.9445,連續3年排名全省第一,水質改善幅度為2.27%。
據了解,聚焦秦嶺、漢江生態保護,安康市持續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提標升級,以頂格化推進、精細化管控、智慧化防控、協同化控源、制度化保障、全民化參與“六化”並舉,守護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水質安全。全市42個監測斷面水質全部達到Ⅱ類及以上,老君關、月河口、觀音堂、江口鎮沙坪村沙坪橋、南江河出陜界5個國控斷面水質優於年度目標,漢江羊尾(出陜)斷面水質穩定保持地表水Ⅱ類標準,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為精準治理污染,安康市依據地表水環境品質評價標準、考核目標、斷面布設、歷年監測數據、水質變化趨勢等,編制《國控斷面“一斷一檔”畫像報告》,圍繞42個監測斷面和重點流域,每月開展分析研判,分類提出加強關注斷面、預警提醒斷面、重點整治斷面,督促責任縣(市、區)加強管控。南水北調環境應急指揮平臺接入420個重點污染源(風險源)視頻監控點位、134個排放口,將境內941條河流、2206名環境網格員納入監管平臺管理體系,實現“一張網”實時監測預警全覆蓋。
同時,安康市不斷探索協同化控源,與上游漢中市、下游十堰市分別簽訂《跨區域協調聯動協議》《水質互保共治合作協議》,與萬源市、竹溪縣、巫溪縣、城口縣、鄖西縣等地分別建立跨區域水環境保護協作機制,與西安市就協同保護“引漢濟渭”庫區水源地達成合作意向,通過聯合監測、信息共享、聯合執法,實現跨區域精准保護與風險預防。
日前,漢陰縣月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態環境修復工程建成完工。安康市生態環境局漢陰分局相關負責人説,項目建成投用後,將有效提高河道生物多樣性,改善治理河段的生態環境。隨著一系列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實,朱鹮、白鷺等珍稀鳥類越來越多,水清、岸綠、河暢成為月河流域常態美景。(陜西日報記者 董劍南)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