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歷史文化古城遇上現代科技,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在陜西,答案逐漸清晰。
漫步在大唐不夜城等旅遊景區、文化場館,《一夢入大唐》《消失的法老》《漫步太陽系》《環遊地球80天》等數字文旅項目,構建起新的文旅場景;白鹿原影視城加快産業轉型升級,電影特效科技館、山谷光影秀等火爆,推動景區向“文化+科技+旅遊”高品質融合發展的影視科技旅遊景區轉變……
陜西以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為根基,以科技創新為引擎,推動文旅産業智慧化、數字化轉型升級,以多元的方式提高文旅行業含“智”量。
“文物從歷史中‘走出來’了,‘走到’我們眼前,也‘走進’我們的心裏。”2月18日,在大唐不夜城看過VR影片《兵馬俑奇妙夜》的山西遊客馮淩晨這樣評價。
影片以兵馬俑為主角,在虛擬現實、投影、全息影像等多媒體技術的加持下,觀眾戴上VR眼鏡,就能跟隨“活化”的兵馬俑“馭馬疾馳”,得到風從耳邊吹過、水滴掉落眼前的多感官體驗。充滿趣味和想像力的故事、沉浸式的體驗,具有很強的衝擊力,讓文物有了新的表現形式和生命力,讓更多人感受到歷史文化的魅力。
傳統的文化旅遊業正處於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變革中。AR、VR、AI、5G等數字技術的廣泛使用,虛擬場景的不斷增加,文化資源上“線”入“雲”,掀起文旅數字化發展浪潮。
古造字臺、倉聖鳥跡書碑、《山海經》中記載的神獸……農曆正月十五,在西安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未來之瞳科學公園,遊客戴上輕巧的專業頭顯設備站在原地,這些景象就躍然眼前。
“這是XR沉浸式體驗項目。我們利用先進的空間計算技術、3D影像製作技術、AR增強現實技術等,對古造字臺及周圍風景進行三維重建和空間定位。遊客可以‘穿越’千年,身臨其境了解倉頡造字傳説。這比看紙質書籍、看視頻更有代入感,同時豐富了傳統文化的傳播方式。”陜西省動漫遊戲行業協會理事長劉巍説。
數字技術助推文旅消費場景不斷豐富,也讓傳統文化的熱度不斷升溫。“我剛和‘李白’站在一起看歌舞表演了!舞臺旁的欄杆就像真的一樣,我忍不住伸手去扶。我還站在‘飛毯’上游覽了長安城繁華的街市,聽到了商販的叫賣聲,看到了街頭雜耍,宛如置身其中。”2月19日,在長安雲北館三樓大千迷境XR沉浸式體驗館,市民程琪體驗後難掩興奮。
“這都是通過VR大空間技術實現的。”西安大千迷境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段優優説,“VR大空間技術的特性是受眾的沉浸感和互動感強、參與度高。通過這一技術,遊客的遊戲體驗得到了顯著提升。”目前,該公司已經開發了《大唐穿越記》《三星堆的召喚》《火星使命》等6款沉浸式體驗類遊戲,近25萬名遊客進行了遊戲體驗。
數字文旅的“智慧”不止如此——輕點滑鼠便能“逛”展廳、學歷史、看文物。在陜西歷史博物館雲展覽平臺虛擬展廳,展覽著耀州窯、韓休墓壁畫等。網友不但能“站”在甬道裏,清晰看到壁畫上的細節,還能根據游標的提示,“走進”實驗室“親自”體驗壁畫修復。
在陜西,國家4A級旅遊景區總數超160家。景區信息從哪找?遊覽多個景區該如何合理規劃路線?
輕點手機小程式“遊陜西”,就能一站式享受購票、美食和遊覽路線推薦、景區最新資訊、同品類對比測評、旅遊年卡購買等服務。
在年初公佈的2024年全國智慧旅遊解決方案名單中,由陜西省文化和旅遊廳推薦,陜西雲創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目的地旅遊一站式公共服務平臺解決方案》入選。
“我們能根據遊客需求提供定制化、個性化智慧服務。”陜西雲創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産品負責人黃徽川説。從2020年8月上線至2025年2月初,“遊陜西”小程式的手機註冊用戶數超400萬人,服務點擊量超1.5億次,累計成交訂單超300萬筆。
今年西安城墻燈會期間,“遊陜西”小程式還攜手西安城墻景區製作、測試了全新的智慧客服。升級後的AI智慧客服,不僅能自動識別遊客位置提供導覽、講解、AI衍生問答,還支持中文、英文、俄文3種語言輸出,讓外國遊客也可以無障礙感受西安的魅力。
“順應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發展趨勢,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改造提升傳統文化業態,提高品質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在陜西省數字文旅發展推進交流相關活動中,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高陽表示,全省文化和旅遊系統不斷著力豐富數字文旅新産品,培育數字文旅新業態,推動數字文旅新發展,深化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加快文旅産業數字化進程,更好地用數字技術賦能文旅高品質發展。(陜西日報記者 李羽佳 梁易煒)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