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迎來“量産元年” 西安如何跑好風口産業“馬拉松”?
2025-02-25 09:08:31來源:西安新聞網編輯:吳明玲責編:王菲

人形機器人迎來“量産元年” 西安如何跑好風口産業“馬拉松”?

第三代“曉唯”機器人正在做性能測試。(受訪單位供圖)

  自蛇年春晚身著大花襖、從容玩轉手絹的人形機器人“福兮”爆火之後,機器人話題熱度一直不減。從春晚舞臺到工廠車間,從實驗室到日常生活,人形機器人正以驚人的速度走進人們的視野。

  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和應用的日益廣泛,2025年被業界人士視為人形機器人的“量産元年”。而西安,這座千年古都,正以其雄厚的科技實力和創新活力,在這場未來産業的“馬拉松”中奮力競逐。西安有什麼底氣在這場全球競爭中脫穎而出?又將如何為人形機器人産業發展注入持久動力?記者近日就此進行了探訪。

  看動力  

  機器人“專利引擎”強勁

  走進陜西偉景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車間,記者耳邊傳來機械臂運轉的輕微嗡鳴聲。在整齊排列的設備中,第三代人形機器人“曉唯”格外引人注目。它身高1.7米,體重55公斤,外形酷似人類,兩條修長且靈活的腿穩穩站立,仿佛隨時準備邁步向前。

  記者注意到,“曉唯”的肩部、肘部、膝部都採用了倣生關節設計,動作流暢自然,手臂末端的負載能力可達5公斤,能夠輕鬆完成抓取、搬運等任務。工程師在“曉唯”面前設置障礙物,“曉唯”能基於雙目立體視覺技術在行走過程中自動繞開,動作流暢得令人驚嘆。

  據新戰略産業研究所的統計顯示,截至2025年2月,中國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已累計超過1.28萬件,穩居全球第一。從全國範圍來看,中國人形機器人領域的創新熱潮正席捲各地,而這股創新浪潮中也不乏陜西企業的身影。

  成立於2017年的陜西偉景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機器人和立體智慧視覺系統研發與應用的高科技企業。2024年,該公司成功申請了17件人形機器人相關專利,與華南理工大學、浙江大學之江實驗室等頂尖科研機構的申請數量比肩。截至目前,偉景智慧及陜西偉景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已申請及授權的人形機器人及立體視覺軟硬體專利總數達17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75項。

  “我們始終相信,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從最初的研發團隊組建,到如今擁有多項專利,這是我們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致力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突破與應用的結果。”陜西偉景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董霄劍説道。

  看舞臺  

  在廣闊場景裏“大顯身手”

  在陜西偉景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一個産品視頻中,記者看到了初秋時節的一個場景:偉景機器人研發的農業採摘機器人正在蘋果園中忙碌地工作著。它靈活地穿梭在果樹之間,機械臂精準地識別並摘取成熟的果實,動作嫺熟得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果農。

  在西安火車站候車大廳,熙熙攘攘的旅客中,一個身高1.5米的機器人腳踩平衡車,輕盈地在人群中穿梭。這是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推出的首款人形客運服務AI機器人“小鐵”。它能實時解答旅客關於檢票口位置、列車時刻等問題,並同步展示相關信息,還可識別旅客需求並作出響應,甚至能給你唱一首《西安人的歌》。

  “人形機器人在陜西有廣闊的應用空間。在農業領域,機器人可助力採摘、播種、施肥,提升效率;在養老領域,可以提供陪伴、護理和健康監測;在服務業領域,可以承擔導覽、配送、清潔等任務。”長安大學先進控制與機器人研究所教授朱雅光對記者説道。

  “未來,應用於不同場景的機器人産品將不斷出現。比如在養老領域,人形護理機器人就有廣闊的應用場景和良好的市場前景。需求帶動應用落地,相信人形護理機器人很快就會出現在我們身邊。”一位機器人業內人士分析道。

  看後勁  

  “人才蓄水池”源源活水不斷

  在西安市碑林環大學創新産業帶的一間辦公室裏,朱雅光正帶領團隊忙碌著。房間不大,桌上擺滿了各種零部件和實驗設備,電腦螢幕上閃爍著複雜的代碼和三維模型。這是一個與時間賽跑的辦公室,每個人都在為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産品而全力以赴。

  在特種移動機器人作業平臺、高功率密度關節電機、工業自動化機器人、數字孿生遙控系統等領域,朱雅光教授團隊成果豐碩,擁有多項知識産權。

  2024年,西安環大學概念驗證基金向朱雅光團隊的機器人項目投入資金,並助力其在西安創新設計中心註冊公司——西安雲合智慧機器人有限公司,加速産品研發進程。目前,該公司正在加快推出一款國內領先的四足防爆巡檢機器人,加速科研成果落地。

  作為中國西部重要的科教中心,西安擁有眾多高校和科研院所。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長安大學等高校在機器人領域擁有雄厚的科研實力,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這些人才就如“新鮮血液”,不斷注入西安人形機器人産業,為産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確保西安在這場機器人産業“馬拉松”中“後勁十足”地奔跑。

  與此同時,除了科研與産業的深度融合,西安還通過賽事激發創新活力。來自西安締造者機器人有限責任公司的第七代桌面級機器人,通過嫁接視覺、語音等系統,實現了更高的交互性和智慧化。依託先進的桌面級人形機器人、完整的比賽模式和豐富的比賽經驗,西安締造者機器人有限責任公司于2024年5月在西安成功舉辦了“創夢開源人形挑戰賽”,進一步激發了西安機器人産業的創新活力。

  人形機器人“量産元年”的號角已經吹響,這無疑是一場競爭激烈的産業“馬拉松”。從專利到産品,從科研到産業,從舉辦賽事到人才培養……西安憑藉專利、場景和人才三大優勢,正以昂揚的姿態奔跑在機器人産業發展的賽道上。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驍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