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巴縣發現的史前遺址航拍圖 省文物局供圖
“‘三普’資料記載,鎮巴曾經有漢代、宋代墓葬,但還未曾發現過史前遺址,該遺址的發現具有重要的意義。”漢中市普查隊員陳明順介紹,4月7日記者從陜西省文物局獲悉,漢中市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隊在鎮巴縣碾子鎮對“三普”點復查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存,是鎮巴縣首次發現的史前遺址。
該遺址位於鎮巴縣碾子鎮蓮花村牌坊莊(牌坊壩)。遺址處於納溪河的二級臺地上,三面環山、一面臨水,這樣的地理環境既可以避風保暖,也易於防衛,還適合採集和狩獵,是史前人類理想的聚居地。
普查隊員對該文化遺存進行了詳細調查,發現該遺址分佈範圍呈不規則弧形,面積約8300平方米。遺址區現為土豆、油菜等農耕地,現場採集的陶片以夾砂紅陶片、夾砂紅陶塊為主,少量夾砂灰陶,其中包含夾砂紅陶器物口沿殘片2件、夾砂灰陶器物口沿殘片1件,未見彩陶、石器、骨器等。根據遺址所處地理環境和出土遺存分析,該遺址可能為一處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
記者了解到,漢中地區目前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主要分佈于漢江上游及其支流河谷地帶的第一、二級階地上,包括西鄉縣的李家村、何家灣、紅岩壩遺址,洋縣的土地廟和窖溝遺址,城固縣的江灣、周家坎和單家嘴遺址,南鄭縣的龍崗寺遺址,勉縣的倉臺堡和紅廟遺址等,最終形成了包括從老官臺文化李家村類型到仰韶文化半坡類型、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和龍山文化在內的完整而成熟的陜南新石器時代文化序列。
陳明順介紹,該地歷史悠久,根據《尚書・禹貢》和《周禮・職方》的記載,鎮巴在夏、商時期屬於梁州管轄,位於漢中市東南部的大巴山西部、米倉山東段,屬高山地貌,境內高山林立,岩溶地形發育,自然洞穴較多,山間溝溪遍佈。(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瀟)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