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42處重點文化旅遊景點部署地震預警終端
2025-05-13 09:38:56來源:三秦都市報編輯:王菲責編:王菲

  記者昨日(5月12日)從陜西省地震局獲悉,我省依託1210個地震預警站點,形成了覆蓋全省的震害感知網,已在大雁塔、小雁塔、西安碑林、西安鐘樓、大明宮遺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42處重點文化旅遊景點部署地震預警終端,用科技手段構築文物保護防線。

  “陜西文物數量眾多、類型複雜,地震威脅帶來的風險必須未雨綢繆。”5月12日,在介紹我省文博單位防震減災工作時,陜西省地震局正高級工程師田勤虎説。

  自2021年起,陜西省地震局協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中國航空規劃設計研究總院西北分公司等多家單位,組建産學研團隊,啟動“秦兵馬俑地震災害風險評估與預防裝備研發”項目,探索“科技+文化遺産保護”的新路徑。

  田勤虎介紹道,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大力支持下,團隊利用三維鐳射掃描、材料力學測試、地震數值倣真等技術,開展有限元地震安全性分析,結合兵馬俑面臨的直接震災風險和間接風險因素綜合分析,完成了秦兵馬俑及土遺址防震風險安全指標體系構建,以及兵馬俑地震損傷破壞狀態分級與分類方法,同步搭建起“感知—監測—評估”一體化智慧預警平臺。該成果被評為2023年全國優秀防震減災公共服務案例,具備大規模推廣條件。

  陜西省近年來啟動省級重點研發項目——“陜西典型文物建築震災風險預測及防禦關鍵技術研究”,研究範圍從兵馬俑拓展至小雁塔、大秦寺塔等古建築。

  目前,項目已形成“風險評估—裝備研發—平臺搭建”的技術鏈條,研發智慧監測評估系統,具備信息採集、預警觸發、震後反饋等功能,為文物安全構建起立體防護網。(三秦都市報記者 朱娜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