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拓寬上合減貧之路
2025-05-16 09:37:53來源:陜西日報編輯:高崗責編:王菲

  獼猴桃“入庫”預熟,消費者實現“開箱即食”;無土栽培的聖女果懸垂空中,顆顆果實圓潤飽滿;生菜住上10層“高樓”,在人工模擬的光源下30天就能完成生長……

  這樣科技感十足的場景,在楊淩示範區的田間地頭很常見。

  2020年10月22日,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範基地在楊淩示範區揭牌。幾年時間,越來越多帶有“楊淩基因”的“智慧種子”播撒于上合減貧之路,為發展現代智慧農業提供有力支持。

  5月14日,走進位於楊淩示範區楊陵區大寨街道黎陳村的楊淩國際獼猴桃創新創業園,記者看到,這個佔地239畝的“智慧果園”正重塑傳統獼猴桃種植模式。

  “枝條像魚骨一樣排列能讓每片葉子充分採光,配合我們改良後的有機土壤,能大大提升獼猴桃甜度。”楊淩國際獼猴桃創新創業園負責人高志雄介紹,“我們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獼猴桃試驗站等多家科研機構合作,研發了‘增氧控溫’技術,智慧調控溫度、濕度與乙烯濃度,使獼猴桃在果品預熟庫完成預熟,消費者拿到手就能享用,非常方便。”

  不僅如此,在楊淩國際獼猴桃創新創業園,智慧伸縮防護棚通過物聯網與氣象大數據聯動,可應對極端天氣,保證了獼猴桃的品質與産量。“去年,我們的銷量同比增長20%,每斤售價提高近2元。”高志雄説。

  在楊淩示範區,每一項農業科技都經過實驗室、試驗田的淬煉。

  目前,楊淩國際獼猴桃創新創業園在扶風縣、眉縣等地建設了面積達2000畝的示範園區,形成了“實驗室+田間”的科技創新推廣模式,越來越多果農從中受益。

  “接下來,我們將深化産學研合作,優化技術體系,拓展産業鏈條,同時擴大示範推廣範圍,為減貧發展注入更多動能。”高志雄説。

  近年來,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範基地充分發揮“科技合作、人才培育、技術推廣、經貿促進”作用,依託楊淩示範區農業特色優勢,打造技術、商貿、政策、人文等多層次交流平臺,加速推動我國農技裝備、優良品種和農業服務“走出去”。

  2024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年會暨楊淩論壇上,聯合國糧農組織代表舉起烏干達農民的感謝信:“楊淩的日光溫室技術讓我們的冬季蔬菜産量提升50%。”

  截至目前,楊淩示範區先後組織承辦了180多期國際研討培訓班,來自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名農業技術人員與中國專家學者交流探討最新農業科技,為世界農業發展貢獻了積極力量。

  同時,隨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塔什幹分校、楊淩職業技術學院古利斯坦國立大學現代農業學院等一批農業教育合作項目落地,越來越多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農人”,精準服務農業現代化、産業化和可持續發展。

  這種“授人以漁”的模式,為上合組織國家減貧和可持續發展寫下生動注腳。

  “目前,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範基地累計培訓數以千計的農業科技人才。我們將繼續發揮農科城優勢,深化與上合組織國家的農業合作,為構建更加緊密的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楊淩示範區黨工委外辦主任、上合組織農業基地工作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馬靜説。(陜西日報記者 付玉瑋 通訊員 谷幸)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