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靖邊縣紅墩界鎮爾德井村,1300余畝制種玉米鬱鬱蔥蔥,綠浪隨風翻涌,勾勒出一幅充滿希望的現代農業新圖景。
靖邊縣紅墩界鎮爾德井村集中連片的高標準農田
然而,誰能想到,這片生機盎然的土地,曾經被耕地細碎化問題深深困擾。彼時,“東一綹西一綹”的小地塊不僅産出效益低下,地棱地畔閒置浪費嚴重,還頻繁引發地界糾紛。儘管擁有優越的農業資源,但當地的産業始終只能“小打小鬧”,規模化、高效化發展之路似乎遙不可及。
轉機出現在2024年春天。在紅墩界鎮黨委的堅強引領與爾德井村黨支部的積極推動下,一場深刻變革在張窯子小組悄然展開。經過不懈努力,1300余畝零散耕地成功整合,徹底擺脫碎片化狀態,實現了“一組一田”的規模化經營格局。這一舉措不僅極大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更從根源上化解了長期存在的矛盾,為現代化制種産業的騰飛築牢了堅實的土地根基。
擁有四十多年制種歷史的爾德井村,也曾面臨諸多發展困境。信息閉塞、標準不一、種源安全風險高等問題長期制約著産業發展。過去,農戶單打獨鬥,缺乏統一管理與指導,甚至曾因誤種轉基因種子,導致整片玉米被銷毀,不僅農戶損失慘重,更對市場安全構成威脅。
近年來,鎮黨委、鎮政府精準發力,陸續引入三家專業制種公司,為産業發展注入全新活力。如今,農戶直接與公司簽訂訂單,公司統一提供安全、優質的親本種子,確保種源安全;訂單明確約定收購價格,讓農戶實現“旱澇保收”,徹底消除了“種出來賣不掉”的擔憂;此外,公司還統一配發農膜、肥料等生産資料,並全程提供標準化技術指導,保障産出的種子品質優良、規格統一。在科技力量的賦能與規範管理之下,紅墩界鎮的制種玉米已成為榆林市乃至陜西省範圍內的標杆産業。
當地黨員幹部在田間地頭察看制種玉米長勢
實現高品質量産並非終點,紅墩界鎮將目光投向了産業鏈的延展與深化。隨著陜西永泰綠洲種業有限公司落戶爾德井村,並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展開深度合作,制種玉米産業鏈得到有效延伸。如今,這裡已建成集種子晾曬、烘乾、倉儲、檢測于一體的産業體系,服務範圍覆蓋全鎮及周邊制種區,加工能力實現了質的飛躍。與此同時,靖邊縣種業協會在紅墩界鎮的成立,進一步整合了行業資源,強化了協作與保障機制,標誌著當地産業服務體系日趨成熟。
從昔日土地“小散弱”的困局,到如今連片的“綠海洋”;從農戶單打獨鬥面臨的“高風險”,到訂單保障下的“穩收益”;從單一的生産環節,到“育繁推一體化”的完整産業鏈,爾德井村制種玉米産業的每一次蛻變,都深深印刻著黨建引領的鮮明印記。紅墩界鎮黨委通過“一組一田”破解資源困局,以訂單農業築牢安全防線、穩定農戶收益,更憑藉延鏈補鏈強鏈的發展戰略,精心擘畫産業藍圖,成功將制種玉米打造成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黃金産業”。
如今,一個活力四射的全市制種玉米産業核心集聚區,正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加速崛起。一粒粒承載著希望的“金種子”,正孕育著鄉村振興的豐碩果實,在沃野之間鋪就一條振興之路。(文/圖 白淩燕 師妮)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