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演員推介陜西歷史文化。(陜西省文旅廳供圖)
七月的盛夏,日本大阪世博會中國館內,唐代正宗清音遺韻響徹大阪世博會中國國家館日,世界非遺西安鼓樂如唐代“音樂活化石”,以開篇之姿震撼演繹唐代宮廷樂舞《七德樂》,恢弘的樂聲瞬間喚醒中日觀眾共有的盛世大唐記憶。
盛唐遺韻續新章
跨文化共鳴震撼觀眾
現場,西安外事鼓樂團的藝術家們身著織金繡彩的唐風服飾,手持雙雲鑼、琵琶、阮等千年古樂器,鼓點如雷,樂符如瀑,現場掌聲如潮水般奔涌不息。作為起源於唐代長安宮廷的“音樂活化石”,西安鼓樂此次擔綱大阪世博會“華彩中國 共繪未來”主題演出的金色開篇。
這已是該樂團7日內二度閃耀世博舞臺——早在7月8日陜西活動周開幕時,熱烈歡快的《靛花開》已率先驚艷四座。當時中國館前排起蜿蜒長隊,當身著石榴裙、頭戴金步搖的樂師款款登場,觀眾的手機瞬間匯成星光之海。從《園林好》到《滿園春》,傳統樂器彈奏出流動的盛唐氣象,引發兩國民眾跨越國界的情感共振。
日本觀眾高橋女士難掩激動地説:“從未見過如此多樣的古樂器,每件都充滿神秘魅力!”
俄羅斯遊客Maria更盛讚:“華服與樂器的結合美得令人窒息,這是真正的東方藝術瑰寶。”
當《七德樂》磅薄的旋律在館內回蕩,不少日本觀眾輕聲讚嘆。
陜西非遺矩陣閃耀東瀛
文明互鑒映照未來
千年鼓樂穿越時空,盛世唐音響徹東瀛。當雙雲鑼的清音與琵琶的輪指在世博園中交融,我們看到的不僅是非遺技藝的活態傳承,更是一個古老文明以開放姿態擁抱世界的當代敘事。這場跨越千年的音樂對話,正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奏響新的華章。
據了解,本次世博會陜西文化展示堪稱非遺盛宴:鼓樂與陜北民歌、安塞腰鼓、秧歌構成非遺“四重奏”,“肩上芭蕾”以雜技語言訴説中日朱鹮情緣,“三秦四季”文旅推介全景展現秦嶺黃河之美,“三秦風物志”非遺展集結40余家企業的近200種特色産品。
從鳳翔泥塑到耀州瓷,從西鳳酒到延安剪紙,三秦大地的文化密碼在此生動解碼。這場跨越千年的音樂對話,不僅重現了“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大唐氣象,更在當代世界舞臺續寫了文明互鑒的新篇章。(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職茵 實習生 謝思琪)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