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實力“圈粉” 中醫鋪設“健康絲綢之路”
2025-07-14 10:28:34來源:西安日報編輯:高崗責編:高崗

在海外實力“圈粉” 中醫鋪設“健康絲綢之路”_fororder_圖片3

在中國醫師指導下,學員薩雅(左二)進行頰針實操學習。(受訪單位供圖)

  5月底,中國-哈薩克斯坦傳統醫學中心新址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正式開診,在這座由西安中醫腦病醫院與哈薩克斯坦合作單位共建的佔地1500平方米的醫學中心,中哈兩國兒科專家開展了為期3天的大型義診活動,標誌著中哈兩國傳統醫學國際合作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從西安到哈薩克斯坦,再到烏茲別克斯坦、匈牙利……作為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近年來,西安中醫腦病醫院加速“走出去,迎進來”,通過中醫藥診療、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為“健康絲綢之路”建設貢獻著中醫智慧和力量。

  從掛牌到擴容

  中醫藥診療“圈粉”外國民眾

  “2022年12月,中哈傳統醫學中心就在阿斯塔納掛牌接診了。當時中心僅有300多平方米,隨著哈薩克斯坦民眾感受到中醫的療效後,原址已經不能滿足大家就醫需求,我們便搬遷到了新址。新址距離市中心更近,交通更便利,功能更完善,可以更好地為大家服務。”西安中醫腦病醫院國際部主任王輝説。

  中哈傳統醫學中心開診以來,已累計接診患者2.6萬餘人次。

  2023年9月,聽説西安中醫腦病醫院醫生賀維正要來中心義診,當地居民別力克(Bulik)早早就來排隊。

  “很神奇!醫生壓一壓我的耳朵,就能知道我經常胃疼。”別力克邊説還邊為醫生豎起大拇指。別力克是名貨車司機,賀醫生提醒他,人也應該像汽車一樣定期給身體做“保養”。“我從賀醫生口中知道了中醫講究治未病,這個理論我還是第一次聽説,很新穎,也從中感受到了中國人的智慧。”別力克説。

  體驗完耳穴壓豆,別力克又感受了針灸、推拿。經過一整套治療,他覺得中醫“比吃止痛藥物還管用!”

  自掛牌以來,中哈傳統醫學中心一直不遺餘力傳播中醫藥文化。在中心中醫藥文化、文創産品展區,中哈雙語翻譯的宣傳板上展示著傳統中醫技術、陜西中醫藥資源、中醫學術流派等內容,展品桌上擺放著陜西醫療機構及藥企研發生産的中藥香囊、中藥代茶飲、五行茶等産品。導診臺桌面成了中藥代茶飲的品鑒區,其中“潤咽茶”“降脂茶”最受民眾青睞。

  蓋安尼亞(Gainia)患有嚴重的偏頭疼,中醫醫生賈忠林為她治療一個療程後,她停用了依賴6年的止疼藥。切身感受到了中醫藥的治療效果後,她帶著媽媽、爸爸、姑姑來到中心體驗中醫理療。“我跟所有親朋好友都推薦了中國醫生,中醫藥對於哈薩克斯坦民眾來説不僅是治病救人的醫術,還是中國文化極具溫度與親和力的體現!”蓋安尼亞説。

  人才培養+科研合作

  為中哈傳統醫學發展注入新活力

  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診療同時,西安中醫腦病醫院的專家們在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國開展了九期“岐黃絲路”中醫藥診療技術培訓,已累計培訓外國學員近500人次。

  今年4月,又一批外國醫生慕名來到西安,在為期一週的培訓中,大家集中學習針對小兒腦性癱瘓、孤獨症譜係障礙、腦出血、腦梗塞和失眠障礙等亞健康病症的中醫藥診治,以及針刺、刮痧、拔罐、推拿等中醫特色診療技術。

  “取穴以手、足陽明經為主,增強患者氣血。”在西安中醫腦病醫院針灸科,中醫醫師王俊鵬借助實際病例,向學員們一邊講解針刺取穴原理,一邊進行示範操作,從針刺的順序、方法到電針的使用,十分詳盡。

  刺入太衝穴、刺入太溪穴……學員們全神貫注,跟隨著王俊鵬的操作,時而用筆進行記錄,時而舉起手機拍攝,時而提出問題,進行交流。來自俄羅斯聯邦醫學部兒科衛生中心的學員巴維爾(Pavel)説:“跟著中國醫師學習,對針灸、推拿等中醫技術有了更深入系統的了解,我相信將這些理論與技術帶回去,運用在我的工作中,對於小兒腦癱、孤獨症孩子的診治來説,會有很大幫助。”

  在臉頰部選取穴位刺入小小的銀針,即可幫助人體調節氣血運行,在該院兒童醫院腦病十二科(孤獨症科),學員薩雅(Saya)在中醫醫師的指導下,進行著頰針的實操學習。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傳統醫學中心的一名中醫針推醫生,薩雅已是第二次來中國參加國際培訓班了。

  讓學員弗拉季斯拉娃(Vladislava)感受頗深的是,“在對中醫藥知識的學習中,我獲得了新的視野。面對世界醫學的不斷發展,中國醫生開放的態度讓我十分感激,我會不斷將中醫智慧與新理論、新方法相結合,從而幫助患者更好地康復。”

  從童心相交到友誼長存

  中外醫生開啟“雙向奔赴”

  此次培訓的結業儀式上,一幅畫,連起了中哈童心。

  “左邊是中國小患者描繪的西安兵馬俑、大雁塔、鐘樓,右邊是哈薩克斯坦小患者描繪的阿斯塔納的標誌性建築,這句哈語的意思是‘絲綢之路’。”結業典禮上,哈薩克斯坦傳統醫學專家協會培訓項目負責人古麗(Guli)向大家展示著她從哈薩克斯坦帶來的一份“回禮”。

  原來,2024年12月,哈薩克斯坦國立兒童醫院院長阿扎爾·黑尼亞特(Azar)一行來到西安中醫腦病醫院參訪交流,大家一同種下“中哈友誼樹”,完成了哈薩克斯坦醫療代表團與中國醫生的“雙向奔赴”。

  當阿扎爾·黑尼亞特一行走進醫院特殊教育科時,特殊兒童們正在創作一幅畫。右半邊留白部分,正是孩子們的小創意,他們希望這幅畫能隨著哈方代表團飛往阿斯塔納,由那裏的孩子共同完成。

  如今,古麗將這幅由中哈兩國孩子們共同完成的畫作帶了回來,也為“岐黃絲路”中醫藥診療技術培訓的開展賦予了世代友好、童心相交的“心之橋”的生動內涵。

  在中醫科學研究方面,中哈合作也在不斷加深,王輝表示,西安中醫腦病醫院已與陜西中醫藥大學、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聯合申報了“一帶一路”中醫腦病學聯合實驗室項目。項目將不斷開展中醫腦病學學術交流,加深互學互鑒,用中醫技術在哈薩克斯坦開展臨床科研觀察,希望借此進一步增進兩國學術、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中醫藥的傳播與發展,為世界民眾的健康造福。(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拓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