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渭水,浩浩湯湯;巍巍華山,險峻蒼茫。
7月28日,以“渭水泱泱 大潮滂滂”為主題的首屆渭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宣傳活動走進陜西渭南。本次活動圍繞渭河流域的生態修復、産業振興和民生改善展開,通過實地探訪,全面呈現渭南在推動高品質發展中的具體舉措與階段性成果。
古關新顏:潼關古城煥發歷史光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潼關,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被譽為“三秦鎖鑰”“四鎮咽喉”。位於秦晉豫三省交界處,黃河、渭河、洛河三水交匯于斯,地理位置重要、歷史底蘊厚重。
報道團成員了解潼關古城建城史
報道團首站走進潼關古城,深入了解這座“千年關口”的恢宏歷史與當代風貌。潼關縣博物館館長朱紅斌介紹,潼關於東漢設關,近年來依託深厚的歷史資源和“關、城、河”三位一體的獨特優勢,持續推進古城復建項目,著力打造具有文化魅力的潼關古城景區。目前,景區建設已初具規模,吸引眾多遊客打卡探訪。
三河交匯處水域廣闊 水勢浩大
作為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潼關縣博物館復原了明清時期潼關古城標誌性建築——山河一覽樓,挺立於東山之上,盡顯古樸威嚴。館內融合鐳射投影、三維動畫、幻影成像、超大立體屏等現代科技手段,通過虛實結合的沉浸式展示,讓人們在聲光電交織中感受潼關厚重的人文積澱和壯美山水。
目前,潼關縣博物館已發展成為集文物收藏、陳列展示、學術研究、教育宣傳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博物館,成為講述潼關故事的重要窗口。
治水興綠:長澗河蝶變生態長廊
在華陰市長澗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現場,一幅生態復蘇、綠意盎然的美麗畫卷正在徐徐鋪展。曾經渾濁不堪、散發異味的河水,如今清澈見底,水面波光粼粼,宛如一條靈動的絲帶蜿蜒于青山腳下。遠處,華山群峰巍峨挺拔,與藍天白雲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壯麗的自然圖景。
華陰市長澗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現場
站在河畔,報道團成員們感慨頗多。眼前這條昔日淤積嚴重、垃圾漂浮的河道,如今已脫胎換骨,成為一條清水綠岸的生態廊道。河道兩岸,綠樹成蔭,花草繁茂,盡顯生命活力。
在陜西水務發展集團華陰市環保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向報道團詳細介紹了生活污水從收集、處理到再利用的全過程,並展示了採用先進設備和技術實現節能減排與高效運營的成果。通過專業講解與實地觀摩,報道團成員們對環保技術與生態理念的落地實施有了更深理解。
陜西水務發展集團華陰市環保有限公司污水處理池
“今天站在渭河入黃的重要節點,親眼看到渭南在渭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品質發展方面的成效,深受觸動。”每日甘肅網記者曹旭説,“這次採訪不僅是溯源之旅,也是感受母親河的過程。我會用鏡頭和文字記錄渭南的實踐,帶回甘肅。”
據了解,活動團隊將陸續經過陜西省渭南市、咸陽市、西安市、寶雞市以及甘肅省天水市、定西市相關區域,到達渭河源頭,于8月5日完成渭河“溯源探訪之旅”。
渭水泱泱,大潮滂滂。沿著渭河,一路向西,一幅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時代長卷正徐徐展開。(文/圖 吳明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