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記者發現,在西安兵馬俑文創店,除了秦俑冰箱貼、青銅劍書籤等經典款文創産品外,一款以秦代玉璧為靈感的銀質項鍊也頗受歡迎;西安博物院文創店內,唐美人系列髮簪成了“頂流”……越來越多預算不多的年輕消費者,把博物館文創首飾當成黃金飾品的“平替好物”。
文創首飾,通常為以博物館館藏文物、歷史文化為靈感,復刻或創意設計的戒指、項鍊、耳飾等。博物館文創首飾成“流量擔當”,與其蘊含的文化價值、年輕人消費觀念的轉變、情感需求及博物館創新傳播方式等有關。首先,相比奢侈品牌飾品,或與博物館聯名的黃金飾品,文創首飾價格不高、購買門檻低,兼具收藏和使用價值,讓消費者可以“花小錢”收穫“歷史限定”。其次,不少年輕消費者購買飾品出於悅己與精神消費,購買佩戴文創首飾,可以在社交媒體上彰顯自己的獨特個性與品位,其中文化、社交認同感是不可替代的。再次,在國潮熱背景下,西安博物院、兵馬俑文創店將各種“高冷”的文物變成年輕人可穿戴的時尚單品,賦予文創産品更多的文化價值和生命力,依託的是西安深厚的歷史底蘊,是適應文化消費變革與博物館文創浪潮興起的創新舉措。
由“文博熱”到文創首飾成年輕人“心頭好”,顯示出文化正深度融入日常生活。部分消費者為買文創首飾打卡博物館,不僅讓博物館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豐收,增加運營資金支持文物保護、展覽等,也帶動了當地文旅産業發展。文創首飾將傳統與現代結合,滿足了大眾對文創産品的新需求,促進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煥發新活力,為文博資源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提供了良好范示。
《中國博物館事業發展報告(2024)》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博物館文創産品銷售收入34.28億元,同比增長63.7%。“文博經濟”蓬勃發展,相關市場有廣闊發展空間和商機。但若想讓“網紅”文創首飾成為“長紅”IP,還有不少值得思考的問題。比如,部分文創首飾設計主要注重美學藝術表達,忽略了佩戴的舒適度,如何讓設計更貼近日常生活需求?有些文創首飾易掉色,怎樣把好品控,提升産品質感?如何將歷史文化融入文創首飾設計和宣傳中,讓其成為展覽的延伸?繼續融入更多元文化元素,以新技術手段,拓展傳播渠道,推進規範化發展,文創商店或將成為博物館的“最後一個展廳”。 (文 晉鈺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