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2.6% 西安開放型經濟駛入高品質發展快車道
2025-08-01 09:03:00來源:西安晚報編輯:王菲責編:王菲

上半年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2.6%  西安開放型經濟駛入高品質發展快車道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8-01_084935_690

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貨物集裝箱在西安國際港站集中調發 資料圖片

上半年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2.6%  西安開放型經濟駛入高品質發展快車道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8-01_084940_171

西安聚焦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資料圖片

上半年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2.6%  西安開放型經濟駛入高品質發展快車道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8-01_084944_324

西安舉辦的車展上,新能源汽車展臺人潮涌動。 資料圖片

上半年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2.6%  西安開放型經濟駛入高品質發展快車道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8-01_085002_963

高新區風光 資料圖片

  7月31日,中共西安市委宣傳部、西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西安市開放型經濟發展情況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邀請西安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王凱,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總調度長馬駿,西部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湯濤,西安浐灞國際港管委會副主任王運動到會,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媒體提問。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李敏主持。

  記者從新聞發佈會上獲悉,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區生産總值達到6358.16億元,同比增長5.5%,進出口總值實現2300億元,同比增長12.6%,全市開放型經濟駛入高品質發展快車道,為創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注入了強勁動能。

  推進指標任務落實

  完成203項開放領域重點任務

  據市發改委副主任王凱介紹,西安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堅持將對外開放指標列入每一輪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綱要指標體系。其中,“十三五”45項指標中對外開放指標6項,“十四五”31項指標中對外開放指標4項。同時,建立目標導向與過程管控相統一的工作推進機制,每年度把開放型經濟作為全市重點工作,成立專項推進組,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推進指標任務落實。

  今年,全市“深化六個改革”開放領域確定重點任務452項,上半年已按時序節點完成203項,全國首列低碳綠色班列首發開行、中國-哈薩克斯坦傳統醫學中心新址開診等成果成為西安開放新亮點。

  深度參與全球分工合作

  314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275.43億元

  西安以重大項目為支撐,推動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光伏、商貿物流、文化旅遊等外向型産業加快發展,深度參與全球産業分工合作。

  上半年,全市314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275.43億元,達到年度計劃的50.6%。三星、採埃孚、美光科技投資加碼,中糧可口可樂、依必安派特、百事新項目開工建設,全市15個1億美元以上外商投資項目上半年累計完成投資18.05億美元。

  全市機電産品出口增長16.1%,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出口增長38.9%,其中,電動載人汽車出口增長1.1倍,成為“外貿新三樣”核心增長極;高新技術産品出口增長5.0%,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12.6%;先進阿秒鐳射設施等一批大科學裝置加快建設,絲路科學城科創要素加速聚集;我市接待國內外遊客1.6億人次,增長6.02%,其中,入境遊客34.14萬人次,增長55.45%。

  加快提升服務能級

  為開放型經濟發展加力賦能

  近年來,西安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加快提升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西安國際航空樞紐服務能級,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示範區建設,完善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服務功能,為開放型經濟發展加力賦能。

  中國·西安哈薩克斯坦碼頭建成投運,中國-中亞國際人文旅遊專列(西安-阿拉木圖段)順利首發,中歐班列經濟圈建設邁出堅實步伐。2024年,中歐班列(西安)開行4985列,增長25.1%,運送貨物總重562.8萬噸,增長21.1%,開行量、貨運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標保持全國領先。

  作為全國7個“國際航空樞紐區位門戶複合型功能”城市之一,西安加快推進“空中絲綢之路”建設。2024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運送旅客4703萬人次,增長13.7%,其中,國際旅客132.2萬人次;實現貨郵吞吐量29.05萬噸,增長9.3%,其中,國際貨郵3.58萬噸。

  鞏固樞紐地位提升交通效能

  打造多網融合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圍繞鞏固西安樞紐地位、提升交通效能,我市加快實施都市圈城際通勤效率提升工程、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示範工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著力打造航空、鐵路、軌道、公路等多網融合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在民航方面,中國民用航空局支持建設的全國民航“標杆示範項目”——西安咸陽國際機場T5航站樓建成投運,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全部建成後,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83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0萬噸的需求。

  在鐵路方面,西延、西十、西康高鐵和西安東站建設加快推進,西延高鐵將於今年12月底建成投運,西十高鐵將於明年7月建成投運,草堂工業區鐵路貨運專用線等項目陸續開工建設。

  在城市軌道方面,軌道交通四期目前已完成環境影響評價、文物影響評估、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力爭儘快報批,地鐵15號線項目上半年已完成全年投資計劃82.73%。

  在公路方面,高新至鄠邑高速複合通道、城市環線臨潼經高陵至機場段、繞城高速擴能改造工程等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進,力爭早日開工建設。上半年,我市客運量達到8898.13萬人次,貨運量達到1.44億噸。

  明確各區縣開發區功能定位

  全面激發開發區創新活力和內生動力

  加快推動城市七大功能區佈局傳導和詳細規劃全覆蓋,我市明確各區縣、開發區功能定位,劃定44個産業片區和工業用地控制線,保障産業發展空間,促進區縣、開發區協調發展、開放發展。

  與此同時,我市進一步發揮開發區對外開放“排頭兵”作用,深入推進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厘清開發區和行政區權責關係,完善“管委會+公司”運行管理體制,推動閻良區(航空基地)、長安區(航天基地)實現“區政合一”改革,深化高新區與周至縣合作共建集賢産業園,將區縣級管理的21個開發區優化整合為13個,全面激發開發區創新活力和內生動力。

  2024年,我市1個國家級新區和6個主要開發區共實現地區生産總值約7060億元,佔全市比重53%。西安高新區位列全國178家高新區第5位;西安經開區在全國229家經開區中排名第28位,位列西部地區第1位。今年上半年,全市主要開發區GDP合計增速6.4%,對全市GDP增長的貢獻率達60.9%。

  打造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持續構建開放型經濟發展生態

  聚焦打造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西安持續構建開放型經濟發展生態,建立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機制,推動公平競爭審查條例落實落細,嚴格規範涉企行政檢查,深入開展涉企收費清理整治,2024年以來對15項新出臺政策開展評估,先後出臺大飛機、半導體及光子、乘用車與智慧網聯等7條産業鏈能力提升實施方案和支持外貿發展政策措施,構建服務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

  我市創新推動“數字+招投標”改革,全國首創智慧移動交易、全面推行合同網簽、電子營業執照掃碼認證,常態化實施遠程異地評標、開展“暗標盲評”、探索席位分散制評標,累計減少投標企業人員往返約20萬人次,節約交易成本約2億元。

  我市進一步提升企業“獲得電力”便利度,開展電話預約、上門辦理等“個性化”服務,低壓接電時長由平均7.4天壓降至4.7天;推出關中平原城市群第三批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80項,累計達到119項,關中平原城市群成員城市實現住房公積金互認互貸,省內城市實現異地就醫免備案直接結算。2024年,我市新設外商投資企業396家,實際使用外資53.52億元,獲評“2024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杆城市”。

  下半年,我市將圍繞統籌抓好“深化六個改革”任務落地落實,著力打造中歐班列經濟圈,加快建設“空中絲綢之路”,持續推進物流降本增效等方面,進一步助推全市開放型經濟高品質發展。

  加快形成“通道+樞紐+網絡”班列運輸格局

  中歐班列(西安)開行量貨運量等核心指標保持全國領先

  7月31日,記者從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中歐班列(西安)往返開行3055列,同比增長28.8%,運送貨物總重345萬噸,同比增長34.8%,開行量、貨運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標保持全國領先,班列優勢持續穩固、品牌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為了進一步強化西安作為面向中亞南亞西亞國家重要對外開放通道的樞紐作用,加快形成“通道+樞紐+網絡”的班列運輸格局,更好助力我市開放型經濟發展,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將採取以下舉措:

  優化通道佈局。新增每日1列跨裏海南通道班列線路,國內往返運行線達到23條,境外實現歐亞地區主要貨源地全覆蓋。加密西安-杜伊斯堡全程時刻表班列,每週4去3回實現雙向“天天班”開行。鋪畫內貿分撥班列線路10條,集結班列線路3條,向東聯通主要沿海港口,向南輻射國內主要物流樞紐,向西南銜接中越、中老及西部陸海新通道,推動西安加快形成面向中亞南亞西亞國家的重要對外開放通道。

  建設高標準場站。實施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再提升工程,推動西安國際港站前置安檢區擴建,發揮集裝箱三線束和“關鐵提升項目”建成後的效能,西安國際港已成為全國場站中規模最大的鐵路物流基地和全國第一個擁有3束6線的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集裝箱年吞吐能力達540萬標箱。

  提升綜合服務效能。實施“關鐵驗檢合一”“關鐵安全互認”等鐵路創新舉措,擴大“鐵路快速通關”業務,客戶綜合成本降低15%以上。創新開行全國首趟中歐班列鐵路物流金融服務專列,聯合金融機構為客戶提供3.3億元“運費貸+信用證”物流金融服務,解決中小型外貿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試點開行鐵水聯運“一單制”班列,為中歐班列返程分撥貨物提供“一次委託、一張單據、一次結算、一次保險”新的物流服務模式。

  促進開放型經濟高品質發展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預計全年國際(地區)旅客吞吐量突破200萬人次

  7月31日,記者從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近年來,西部機場集團有限公司聚焦地方發展需要,採取有力有效措施,全面落實擴大對內對外開放促進開放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各項部署。

  截至7月25日,西部機場集團共保障旅客4004.5萬人次、貨郵23.8萬噸,同比分別增長6%和13.7%。其中,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保障旅客2727.1萬人次、貨郵18萬噸,同比分別增長3.9%和16.1%。

  在客運方面,今年以來,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新開至伊斯坦布爾、奇姆肯特、墨爾本等5條國際客運航線,加密塔什幹、撒馬爾罕、阿什哈巴德、悉尼、吉隆坡、大阪、香港等9條航線,累計新開及恢複國際客運航線58條,通達25個國家的52個主要城市,聯通共建“一帶一路”國家19個、航點34個。特別是在中亞方向上,實現了中亞五國八城全覆蓋,航班周頻達21班,通道優勢明顯。

  截至7月25日,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保障國際(地區)旅客106萬人次,同比增長超過60%。其中,中亞方向旅客8.2萬人次,較去年增長46%。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聯動海關、邊防等單位,全面落實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加快航站樓“入境旅客服務中心”建設,為外籍旅客提供“一站式”機場服務,入境旅客同比增長66%,預計全年國際(地區)旅客吞吐量突破200萬人次。

  在貨運方面,截至目前在營全貨運航線15條,今年新開加密西安至米蘭、馬德里、德布勒森等6條全貨運航線。目前,在營國際全貨運航線達12條,向西開放航線佔比80%,周均運營30架次。

  截至7月25日,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保障國際貨郵3.6萬噸,同比增長139%,其中,全貨機貨郵2.5萬噸,同比增長115%。預計全年實現國際貨郵吞吐量6.6萬噸。

  記者了解到,西部機場集團將加快推動西安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優化客貨運航網佈局,促進民航與商貿、文化、旅遊等産業融合,助力西安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實現更高水準對外開放。

  開放平臺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西安浐灞國際港打造中歐班列經濟圈  強化內外開放聯動

  7月31日,記者從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近年來,西安浐灞國際港立足實際,突出區域協同、資源整合,持續提效率、降成本、優服務,不斷提升服務區域發展能級,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等開放平臺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未來,西安浐灞國際港將聚焦“暢通道、提功能、優服務、拓貿易、聚産業、促交流”六個方面,著力打造中歐班列經濟圈,強化內外開放聯動,實現物暢其流、企強其鏈、産聚其群,助力陜西西安外向型經濟高品質發展。

  相關措施的具體內容包括:加密開行中亞班列,打造中亞和跨裏海線路全國集結中心,加快推進俄羅斯謝利亞季諾等海外場站建設,提升中歐班列(西安)的市場競爭力、輻射帶動力;加快實施集結中心18.6公里“環港專線”和空鐵聯運項目,推動與航空、空港、渭北等物理聯通,推進國際港站口岸關鐵提升項目,加快查驗場地擴建,構建“通道暢、效率高、承載強”的集疏運體系;完善長安號雲艙系統功能,推進與國際鐵路公司、國內港口數據聯通,提升場站智慧化水準,強化與海運聯動互補發展。

  發揮互聯網平臺企業作用,帶動上下游企業“引進來”“走出去”,加強與哈銅、哈鋅、俄羅斯鋁業等企業合作,不斷擴大貿易規模;做大大宗貿易規模;以“訂單”招大引強,吸引企業就近生産,壯大産業集群,高標準打造特色産業園,做大臨港産業規模;放大中歐班列經貿聯通優勢,加強與沿線國家開展交流合作,發揮中央法務區作用,提供優質涉外法律服務,實現人文交流與經貿往來良性互動。

  本版稿件由記者 李欣怡采寫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