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旱憂”到“無憂” 韓城禹門口抽黃工程破解缺水難題
2025-08-05 15:36:1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張雨晨責編:王菲

  龍門巍巍,大河湯湯。塔吊林立、機器轟鳴。

  盛夏時節,在韓城市禹門口抽黃改造工程施工現場,工人們身著安全裝備、迎“烤”而上,建設現場如火如荼。

  沿黃河岸,一條全長約15.5公里的輸水“動脈”正加速成形。這項關乎民生福祉的重點工程,正全力攻堅區域性缺水難題,助力韓城北部從“旱憂”邁向“無憂”。

從“旱憂”到“無憂” 韓城禹門口抽黃工程破解缺水難題_fororder_圖片1

航拍下的黃河禹門口抽黃改造工程

  禹門口抽黃改造工程于2022年5月開工,總投資7.99億元,建設內容包括一級取水泵站、泥沙處理站、二級加壓泵站及輸配水管網。項目起點位於黃河龍門大峽谷出口上游右岸,終點在龍門鎮馬莊村西側,全長約15.5公里,設計年取水能力達2035.41萬立方米,建成後將惠及龍門鎮8萬人,滿足2.48萬畝農田的灌溉需求,併為龍門工業園區提供工業用水,有效緩解區域水資源短缺問題。

從“旱憂”到“無憂” 韓城禹門口抽黃工程破解缺水難題_fororder_圖片2

項目建設現場

  “黃河水含沙量高,必須解決水質問題。”項目負責人、陜西水務發展集團韓城市水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晉波介紹,工程採用了由甘肅金橋水科技集團與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聯合研發的HPS高效旋流沉澱澄清技術,可在原水含沙量高達60公斤/立方米的情況下,將水質濁度穩定控制在10NTU以下,滿足工業用水需求。同時,該技術具有佔地小、全程重力流、節能高效等特點。

  項目不僅在設計環節引入新技術,在運行階段也將構建“人工+智慧”水質監測體系,實現對進水、出水和管網末梢水的全流程、實時監測,確保水質達到工業與生活用水標準。

從“旱憂”到“無憂” 韓城禹門口抽黃工程破解缺水難題_fororder_圖片3

工人正在緊張忙碌中

  此外,在建設過程中,該工程通過技術創新與科學管理,成功突破多重施工難題。取水段施工過程中,由於隧洞緊鄰下桑線鐵路,爆破作業受限,施工團隊改用機械開挖方案,在Ⅲ類硬岩與複雜地形下實現安全貫通。主副廠房基礎位於黃河水位下4至5米,通過替代爆破、晝夜抽排、分段澆築等方式,確保混凝土基礎在汛期前完成;輸水管線穿越龍門工業園區與黃河濕地,面對危化企業、複雜地質及行政審批難題,項目聯合多部門高效協調,保障工程穩步推進。

  “工程建成後每年可替代地下水2800萬立方米,覆蓋8萬多城鄉居民和2.48萬畝農田用水。”晉波表示,該工程不僅緩解供水壓力,更通過科學調度、水資源優化配置,助力涵養地下水、修復濕地生態系統,實現環境與發展的協同共贏。

  尤其在今年抗旱關鍵期,該項目已發揮重要戰略支撐作用,為韓城北部工業與民生用水提供了“及時雨”和“定心丸”。

從“旱憂”到“無憂” 韓城禹門口抽黃工程破解缺水難題_fororder_圖片4

禹門口抽黃改造工程

  下一步,該項目將聚焦構建工業節水減排、農業節水增效、城市節水降損三大體系,重點謀劃實施灌區節水改造、管網漏損治理、水庫除險加固、城區雙水源建設、區域水網連通、水質監測和水源地保護等項目,在節水的前提下,努力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文/圖 吳明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