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國駐華外交官探秘柳林酒:觸摸非遺“活化石” 品味千年“酒海香”
2025-08-15 20:43:5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吳明玲責編:王菲

  “酒海香·飄世界。”8月13日,來自薩摩亞、哥倫比亞、斐濟、尼泊爾、津巴布韋、科特迪瓦、韓國、摩洛哥、密克羅尼西亞、約旦、克羅地亞等十余國駐華大使、公使、參贊等外交官參訪陜西柳林酒業集團,從泥塑古籍間觸摸周秦風骨,于文物酒海中啜飲唐宋月光,沉浸式感受柳林酒古法釀造工藝與智慧釀造技術的交相輝映。

【組圖】十余國駐華外交官探秘柳林酒:觸摸非遺“活化石” 品味千年“酒海香”_fororder_圖片10

駐華外交官們在柳林酒文化館參訪

  在踏入柳林酒文化館的瞬間,駐華外交官們便被跨越時空的厚重感擊中。復原周秦釀酒場景的泥塑、唐宋時期的各類酒器、元明清的文獻史料,以及被剖開展示的文物級“酒海”實物,在光影交錯中構築起流動的歷史長廊。外交官們指尖輕觸斑駁的“酒海”殘片,呼吸間儘是陳年酒曲的微醺氣息。

【組圖】十余國駐華外交官探秘柳林酒:觸摸非遺“活化石” 品味千年“酒海香”_fororder_圖片11

駐華外交官們在文物酒海庫參訪

  步入陰涼幽深的文物酒海庫,駐華外交官們被這些已有100多年曆史的巨型酒海群震撼得屏息駐足。這些手工編織的儲酒容器,歷經百年仍飄散著醇香。據了解,酒海是用生長在秦嶺深山的荊條編成大簍,形如洪鐘,內涂百層以上手工麻枸紙,再以蜂蠟、菜籽油等天然材料進行涂封。其通過木質結構與天然裱糊層的微氧滲透作用,促進酒體自然酯化與老熟,形成獨特風味。酒海具有“遇水則漏、儲酒反固”的特性。寶雞鳳翔亭子頭村至今傳承著這瀕臨失傳的酒海編制技藝。

【組圖】十余國駐華外交官探秘柳林酒:觸摸非遺“活化石” 品味千年“酒海香”_fororder_圖片12

駐華外交官品嘗柳林“酒海香”白酒後讚不絕口

  當駐華外交官們來到自動化制酒車間,現代化的生産設備讓他們仿佛步入了另一個全新世界。他們對生産線表示出極大的興趣,手機鏡頭頻頻閃動。當得知智慧生産系統産能提升的同時仍能恪守古法風味,讓古老技藝在科技血脈中永生,駐華外交官們對此讚不絕口。

【組圖】十余國駐華外交官探秘柳林酒:觸摸非遺“活化石” 品味千年“酒海香”_fororder_圖片13

駐華外交官們在自動化制酒車間參訪

  外交官們行至祈福廣場,目之所及是一棵百年靈芝皂莢樹,民間稱皂莢樹為吉樹。吉樹生靈,寓意吉祥和美,因此柳林酒業將此處建為祈福廣場。外交官們執筆懸腕,在祈福牌以母語寫下願望和祝福,以求平安順遂。在許願池旁,外交官們紛紛參與互動,將祈福硬幣投向許願池中的“鈴鐺”,投中則會有噴泉涌出,現場氣氛熱烈。

【組圖】十余國駐華外交官探秘柳林酒:觸摸非遺“活化石” 品味千年“酒海香”_fororder_圖片14

韓國駐華大使館參贊具芝英在祈福廣場寫下祝福語

  在柳林酒工業園區中央,一座9.9米高的巨型何尊雕塑,成為打卡新地標。外交官們來到何尊廣場,“李白”扮演者一邊飲酒,一邊肆意灑脫地吟誦著《將進酒》,引得外交官們陣陣笑聲和掌聲。熱情的“李白”用“塑膠英語”勸酒,“將進酒、杯莫停”“願我們的友誼就像今天的陽光一樣熱烈”,吸引了外交官們紛紛參與互動。在簽名墻上,外交官們筆走龍蛇,寫下對中國、對柳林酒的美好祝願。墻上的每一次落筆,都像是文明在歷史扉頁印刻的鮮活郵戳。

【組圖】十余國駐華外交官探秘柳林酒:觸摸非遺“活化石” 品味千年“酒海香”_fororder_圖片15

“李白”扮演者激情澎湃地吟誦《將進酒》

【組圖】十余國駐華外交官探秘柳林酒:觸摸非遺“活化石” 品味千年“酒海香”_fororder_圖片16

駐華外交官們在何尊雕塑下合影

  寶雞是周秦文化的發祥地,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數不清的文化瑰寶。在非遺展示區,鳳翔泥塑、木版年畫、馬勺臉譜、刺繡、剪紙等寶雞非遺引起了外交官們極大的興趣。他們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興致勃勃地拿起工具,嘗試製作年畫、陶罐等。他們有的小心翼翼地蘸取顏料,在紅紙上拓印出完整的福字;有的則學習陶罐拉坯,感受泥土在掌心逐漸成型的奇妙。指尖與傳統技藝的碰撞,讓原本遙遠的文化符號變得可觸可感。在這一刻,他們跨越了語言與地域的界限,真正與這片土地的文化基因産生了共鳴。

【組圖】十余國駐華外交官探秘柳林酒:觸摸非遺“活化石” 品味千年“酒海香”_fororder_圖片17

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駐華公使帕爾巴蒂·阿裏亞爾體驗木版年畫製作

  從2023年以來,柳林酒業連續三年邀請駐華外交官走進企業參訪交流,並開展了國際推介會、封壇儀式及“柳林酒使館行”啟動儀式等一系列活動,先後共有40多個國家的駐華大使、公使、參贊等外交官參加,國際傳播成果顯著。柳林酒業以“為世界釀一杯好酒”為己任,以酒為媒、以文會友,在企業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同時,致力於講好中國白酒故事,輸出中國傳統文化,用實際行動書寫文化自信的精彩篇章。(文 王靖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