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記者 柳洪華):陜西銅川,在黃土高坡溝壑間,藏著一個國內唯一遺存的“爐火千年不絕”的耀瓷燒造基地——陳爐古鎮。
爐火不絕地,瓷韻傳千年。8月15日下午,10余國駐華外交官到訪陳爐,一探“東方古陶瓷生産活化石”的秘辛。
駐華外交官參觀陳爐古鎮
創燒于唐代的耀州窯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耀州瓷驚艷世人千百年。而陳爐窯恰是耀州窯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文明的滋養下,一代又一代的匠師們用自己的雙手“合土為坯,轉輪就制”,使耀州窯千年爐火不熄。
參觀中,駐華外交官們在耀州窯陳爐博物館了解陳爐窯金、元、明、清的發展脈絡,以及制瓷原料、技術;在王家瓷坊,手工藝人現場進行制瓷手藝,墻壁上擺放的泥塑、瓷器製品都令人驚奇……這一切都很古老,又都很新奇。
駐華外交官參觀耀州窯陳爐博物館
“博物館裏,我對所有的藏品印象深刻,從金代以來的瓷器文物就保存的很好,這是值得每一位中國人自豪的事情,同時也讓我這樣的外國人感到震撼。”薩摩亞駐華大使盧阿馬努韋·馬裡納説道。
薩摩亞駐華大使盧阿馬努韋·馬裡納暢談感受
銅川陳爐,這座被時光與窯火淬煉的“千年瓷都”,早已超越靜態遺産的範疇。技藝代代相承,維繫耀州窯文化純正血脈;創意設計注入,古瓷新生為契合當代審美的茶器、燈具;文旅巧妙融合,讓陶瓷藝術回歸煙火日常……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耀瓷,構建了一條生生不息的生態鏈。
陳爐古鎮
正是這“守藝”與“創新”的辯證統一,使千年爐火不熄,在時代激流中淬煉出更奪目的光彩。它本身即是中國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鮮活範本。
“歷史的作用非常令人驚嘆,在這裡可以看到歷史的倒影。我國也有類似的手工藝品,現在有人在做這種工藝品。但我認為需要在這裡學習保護文化遺産的模式。”尼泊爾駐華大使館公使帕爾巴蒂·阿裏亞爾説。
駐華外交官體驗手拉坯
陳爐古鎮的爐火,曾沿著古絲綢之路蜿蜒西行,將“東方藝術明珠”的美譽散播至遙遠大陸。
如今,當駐華外交官們親手觸摸溫潤瓷土,凝神細辨釉面的絕色,耀州瓷超越語言的美學力量瞬間拉近了心靈距離。他們眼中所見的,不僅是器物流轉,更是中華文明自古開放包容、以美為橋溝通萬邦的歷史基因。這份基因在共建“一帶一路”的宏闊敘事中重獲時代共鳴。
尼泊爾駐華大使館公使帕爾巴蒂·阿裏亞爾(右二)與手工藝人交流
陳爐古鎮的傳承與創新,正是中國推動文明互鑒、尋求共同發展的微觀投射與真誠實踐。當駐華外交官們體驗手拉坯製作的“作品”默默靜立,陳爐古鎮的窯火已悄然在更廣闊的世界版圖上投下溫暖印記。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