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記者從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近日,涇陽馬家堡北魏孫定仁墓發掘簡報公佈。該墓形制保存較好,出土器物豐富,志文內容翔實,是西安周邊近年來發現的規格較高的北魏紀年紀名墓。
馬家堡墓地位於咸陽市涇陽縣高莊鎮(現屬秦漢新城管轄)馬家堡村北、孫家村南。2023年4月至8月,為配合機場高速聯絡線馬家堡至涇陽公路項目建設,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對項目用地進行了考古發掘,共清理古代遺跡65處,包括墓葬44座、漢代灰坑19座、明清陶窯2座。其中一座為北魏刺史孫定仁墓。
孫定仁墓坐北朝南,為帶有長斜坡墓道的穹隆頂磚室墓,總長約42米,由墓道、封門、甬道和墓室等部分組成。長斜坡墓道在南,平面呈長條形,口小底大,總長約33米,最深約10米。墓中共出土器物164件(組),均出土于主室內,包括陶俑、陶動物、模型明器以及陶器、漆器和墓誌。其中墓誌位於墓室東南部,俑群集中出土于墓室中部和南部,明器主要出土于墓室中部。
考古項目負責人王紅英介紹,孫定仁在史書中未曾見記載。志文內容顯示,孫定仁為北魏豳州刺史,曾參與北魏末期鎮壓河北起義和關隴起義的重大事件。專家推測,孫定仁可能參與了襲取長安的行動,並在交戰中身亡,葬于長安。死後贈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秦州刺史。
從墓葬形制來看,孫定仁墓繼承了北魏洛陽時代高等級墓葬流行形制——長斜坡墓道、弧邊方形磚室;從出土器物來看,陶俑採取前半模,後背抹平的製作方式,是北魏晚期開創的典型風格特徵;從時代來看,墓葬處於北魏向西魏過渡的關鍵階段,具有重要的“標型”意義,為研究社會變革、喪葬制度與文化的關係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陜西日報記者 趙茁軼 見習記者 周思言)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