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陜西省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活動在西安市兒童公園啟動,活動以“守護藍天精靈,共建和諧家園”為主題,旨在進一步深入開展鳥類等野生動物科普宣傳,普及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知識和法律法規,擴大社會公眾知曉度,提高全社會野生動物保護意識。
活動現場通過設置主題展板、發放宣傳手冊、懸挂宣傳條幅等多種形式,集中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陜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等法律法規,以及近年來陜西省在野生動物保護領域取得的成效。
“遇到受傷的小鳥,第一時間應該怎麼做?”活動結束後,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普進校園”活動在西安市第二十五中學展開。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者以《探秘大熊貓 攜手同保護》《守護藍天精靈 共築生態家園》等為主題開展了科普講座、表演了《七仔和保育員的八卦時間》舞臺劇,並與學生們進行了現場互問互答。
據悉,陜西省現有陸生脊椎野生動物792種,其中國家一級35種,國家二級121種,省重點55種,“三有動物”(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474種。其中,朱鹮種群達6600余只,秦嶺大熊貓野外種群345隻,秦嶺羚牛的種群數量達5000余頭,川金絲猴種群達5900余只,豹、中華秋沙鴨、彩鹮等物種頻繁進入視野,棲息繁衍在陜西的野生動物呈現種族興旺的新氣象。(三秦都市報記者 王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