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節日”再升級 第十一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打造可觀可遊可玩的全民藝術盛宴
2025-10-11 21:01:2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吳明玲責編:高崗

  10月11日,第十一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新聞發佈會在陜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召開。陜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淳,陜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對外合作與交流處處長孫旎,陜西旅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月望,西安曲江新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但華喜出席發佈會並介紹有關情況。

“人民的節日”再升級 第十一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打造可觀可遊可玩的全民藝術盛宴_fororder_圖片7

新聞發佈會現場

  十年積澱成紐帶 25天盛宴繪絲路新篇

  王淳介紹,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自2014年創辦以來已成功舉辦十屆,累計吸引120余個國家和地區參與,近7200位藝術家累計上演307部精彩劇目,展出4500余件藝術作品,吸引線上線下觀眾上億人次,已經成為連接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成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人民心靈相通的文化橋梁。

  據悉,第十一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將於10月16日至11月9日舉行,以“絲路同心 藝術同行”為主題,分為“開閉幕式”“舞臺藝術展演”“今日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邀請展”“國際文化交流”四大板塊,邀請俄羅斯、匈牙利等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家參與,共計上演34台劇目、46場演出;邀請來自79個國家和地區的470余件美術作品參與“今日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邀請展”;“國際文化交流”將以絲綢之路地理脈絡為軸,串聯中亞五國(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舉辦中亞作品聯展,同時還將舉辦3場國外文化演出。

  其中,開幕式將於10月16日在西安大劇院舉行,屆時將上演陜西民族樂團原創作品《絲路長安》音樂會。11月9日,將在陜西大劇院以普契尼經典歌劇《圖蘭朵》作為閉幕演出。為讓藝術惠及更多民眾,本屆藝術節還推出系列惠民舉措,將通過發放觀摩票、舉辦公益演出等方式,讓更多觀眾能夠走進劇場。此外,為了擴大藝術節覆蓋面,舞臺藝術展演的版圖將進一步擴展至寶雞與榆林。寶雞、榆林將上演《譚小棠鋼琴奏鳴曲音樂會》、話劇《地質師》等演出,為觀眾帶來優質藝術體驗。

  多維亮點顯魅力 共赴文明互鑒之約

  孫旎表示,本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突出國際化、互動性、開放性、惠民性四大特點,構建全鏈條公眾參與體系,讓藝術真正融入城市肌理。國際化層面,中西部獨家呈現《捷傑耶夫與馬林斯基交響樂團2025西安音樂會》,“絲路薈聚”單元匯聚俄羅斯、匈牙利等國家藝術家的精彩演出,美術展演板塊作品覆蓋六大洲;互動層面,本屆絲藝節緊扣“人民的節日”這一宗旨,在舞臺藝術展演板塊持續打造“絲路藝評”“藝術探訪”“藝術漫談”等品牌活動,國際美術邀請展期間還將推出“美術館之夜”等系列活動,為觀眾營造可觀、可遊、可玩、可思的多元互動場景;開放性方面,本屆藝術節創新推出“玩偶之家”大型戲劇偶人巡遊,走進西安多個文化地標與景區,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邀請展打破單一展廳限制,國際文化板塊還策劃多場文化沙龍;惠民方面則通過美術展覽全程免費開放、舞臺演出在陜西省文化惠民平臺設專屬補貼票價等舉措,讓不同年齡段、不同背景的觀眾均能無障礙享受優質藝術資源。

  趙月望從藝術構思、演出陣容兩個方面詳細介紹了開幕演出——大型民族管弦樂《絲路長安》的亮點,《絲路長安》緊扣藝術節“和平、和諧、合作”的核心理念,不同章節通過不同樂器、不同形式,展現西安續寫千年文明、擁抱世界、構建文明共同體的堅定姿態。

  作為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的執行單位,但華喜指出,西安曲江新區將通過資源整合、業態創新、長效機制三大舉措,構建“展演引流、品牌沉澱、消費升級”的完整閉環,實現藝術節與區域文旅資源的深度融合。

  第十一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將進一步弘揚絲路精神,推動全球文明交流互鑒,讓藝術真正成為連接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紐帶。王淳表示:“我們期待在金秋十月,與大家在西安相約,共同沉浸在這場跨越國界的藝術對話中,感受絲路文化的獨特魅力。”(文/圖 陳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