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玄都觀遺址
2025-10-16 09:22:05來源:陜西日報編輯:高崗責編:王菲

考古發現玄都觀遺址_fororder_0a35cbe2-8e34-4f87-95a9-cc4927d86fb4

崇業坊內隋唐遺跡(資料照片)。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供圖

  “玄都觀裏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這是唐代詩人劉禹錫詩中關於玄都觀的描述。關於玄都觀位置的謎團近日被考古工作者揭開。

  10月14日,記者從陜西省文物局獲悉:該局近日公佈一批隋唐長安城遺址考古成果。其中,2024年,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對西安市雁塔區崇業路長安大學教職工住宅樓項目進行考古發掘工作,發掘區域位於隋唐長安城崇業坊,共發現3處隋唐遺跡,包括隋代地面、隋唐時期夯土臺基以及墻基。通過對出土文物及歷史資料研究,考古人員推測,此處夯土基址應是玄都觀殿堂基址。

  考古人員發現,隋代地面在發掘區中部及南部廣泛分佈,覆壓于壚土層之上,疊壓于隋唐夯土臺基之下。夯土基址呈東西向,分佈于發掘區中部及南部,分為上下兩層,下層夯土覆壓于隋代地面之上,上層夯土打破並覆壓下層夯土。

  《唐兩京城坊考》記載,崇業坊位於隋唐長安城朱雀門街之西,坊內有玄都觀、福唐觀、新昌觀等建築,其中以玄都觀最為著名。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員介紹,此次發現的隋唐夯土基址位於崇業坊內中央稍偏南的位置,東西超過60米,南北超過19米,與之前考古發現的含元殿、青龍寺、西明寺等隋唐高等級建築殿堂基址面積相當,甚至更大,符合國家級道觀的規模。此外,在發掘區域中殘存的唐代文化層內還出土了蓮花紋瓦當、筒瓦、板瓦、繩紋磚等建築構件。

  綜合各種證據,考古人員推測,此處夯土基址應是崇業坊內始建於隋代的玄都觀殿堂基址。(陜西日報記者 趙茁軼)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