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照耀中國 | 延安安塞南溝村:從“三難”到“三贏”的鄉村振興實踐
2025-10-19 16:56:5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吳明玲責編:王菲

  10月18日,“紅星照耀中國:從偉大勝利走向偉大復興”網絡主題宣傳調研采風活動走進延安市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探尋這座陜北山村在新時代的振興密碼。這座曾被貼上“交通難、賣糧難、娶妻難”標簽的貧困村,如今以農業現代化與農旅融合為筆,在黃土高原上繪就了一幅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更以“紅星領航”的實踐,奏響新時代中國農村從勝利走向復興的奮進強音。

  地處陜北高原腹地的南溝村,曾因交通閉塞、産業單一而陷入貧困循環。轉折始於2014年,該村黨支部深化“三變”改革——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將2.25萬畝撂荒地、溝洼地折股量化,入股龍頭企業延安惠民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構建起“支部引領、企業帶動、農戶參與”的利益聯結機制。

  立足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的“全球蘋果最佳優生區”地理優勢,南溝村引進矮化密植技術,配套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昔日荒坡搖身一變,成為碩果纍纍的“花果山”。如今,1060畝矮化蘋果園、50畝櫻桃採摘園與研學基地、旅遊合作社形成産業矩陣。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4年的4653元躍升至2023年的21500元,實現了從“零收入”到“百萬村”的跨越。

  金秋十月,走進南溝村矮化密植蘋果示範園,“秦脆”“瑞雪”等新品種蘋果挂滿枝頭。“現在蘋果收益佔村民收入的60%以上,年收入二三十萬的農戶不在少數。”駐村幹部張媛媛介紹。此外,通過“我在南溝有棵樹”認養活動、直播帶貨等新模式,延安蘋果“觸網”出圈。

  農旅融合則是另一把“金鑰匙”。該村每月舉辦的菊花展、格桑花節、篝火晚會吸引遊客如潮,植物迷宮、沙地摩托等體驗項目點燃親子經濟。南溝村先後獲評“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創新實驗基地”,成為陜北鄉村農旅融合的標杆。

  現在,隨著蘋果産業的蓬勃發展,南溝村的村容村貌也煥然一新,昔日坑洼的土路已變為寬闊的水泥路,貨車暢行無阻;路邊太陽能路燈熠熠生輝,照亮了村民的幸福路;農業機械化水準持續提升,為農業生産插上科技的翅膀。

  “南溝村的變化,是黨領導下的鄉村振興縮影,更是‘紅星照耀中國’的生動實踐。”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南溝村以“三贏”收官——農民增收、村集體壯大、企業發展,更以“三變”改革、農旅融合、精神傳承構建起可持續發展模式。

  從“三難”到“三變”再到“三贏”,南溝村的振興之路,正是新時代中國農村在黨的領導下,賡續紅色血脈、勇擔時代使命的鮮活注腳,它見證著中國農村的發展變遷和中國人民在新時代的幸福感與獲得感。(文 程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