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以“新質生産力 農業新未來”為主題的第三十二屆中國楊淩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在陜西楊淩開幕。在國際農業交流合作展區內,斯裡蘭卡的醇厚茶酒、瑞典的高效園林機械、盧旺達的香濃咖啡等來自世界各地的特色産品整齊陳列,濃郁的地域風情與先進的産業技術交織,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品鑒、交流洽談。
斯裡蘭卡參展商:茶酒顯特色 深耕中國市場有信心
“您嘗嘗這款啤酒,它有獨特的風味,而且是不加糖,卡路裏特別低!”斯裡蘭卡參展商Oninda kulasekera手持一瓶斯裡蘭卡的啤酒,向圍觀的參觀者熱情介紹。本屆農高會,他帶來了兩大核心産品——斯裡蘭卡本土釀造的啤酒與頂級錫蘭茶,每一款都承載著當地産業的獨特優勢。

斯裡蘭卡參展商Oninda kulasekera展示斯裡蘭卡啤酒
談及啤酒,Oninda kulasekera的自豪溢於言表:“這款啤酒來自我們兩年前收購的斯裡蘭卡喜力工廠,目前生産的産品不僅供應斯裡蘭卡本土,還出口到中東、非洲、澳大利亞和日本市場。”他特別強調,這款啤酒的核心競爭力在於“純粹”——純度超過80%,僅用大麥、啤酒花、酵母和含海藻的水釀造,完全遵循德國傳統釀造工藝,且不添加任何額外糖分,糖分僅來自麥芽大麥,是市場上少見的低卡路裏高品質啤酒。“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啤酒市場,雖然有青島、雪花等強勢品牌,但我們的啤酒風味獨特,希望能找到中國經銷商,讓更多中國消費者體驗到斯裡蘭卡的釀造實力。”
而展臺另一側的錫蘭茶,同樣是“明星産品”。Oninda kulasekera介紹,這是斯裡蘭卡乃至全球知名的頂級錫蘭茶品牌,最大的特點是“零化肥依賴”。“過去錫蘭茶主要供應歐洲市場。”他笑著説,為了適配中國消費者的飲茶習慣,他們特意調整了産品,讓錫蘭茶既有中國茶的溫潤口感,又保留錫蘭茶的獨特香氣,葉片形態和加工方式雖與中國茶不同,但入口的舒適度很契合中國口味。“我們在華做茶貿易已有30年基礎,這次來農高會,就是想讓更多中國茶商和消費者認識這款定制化的錫蘭茶,推動長期合作。”
瑞典參展商:農機賦能 讓輕農與園林更高效
“這臺打草機適合果園除草,噪聲小、效率高;這款割灌機輕便易操作,農村合作社和園林綠化公司都能用。”在瑞典展商區域,富世華(上海)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Robin Stig Johannes Sundfors正拿著自家的園林機械,向參觀者演示操作方法。展臺上,打草機、割灌機、電鋸、手持農業設備等整齊排列,每一款都針對輕農業生産與園林綠化場景設計。

富世華(上海)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Robin Stig Johannes Sundfors
作為首次參加楊淩農高會的“新客”,Robin Stig Johannes Sundfors坦言,這次來的核心目標是“讀懂中國市場”:“我了解到楊淩農高會是中國農業領域的重要展會,能接觸到真實的中國客戶——比如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園林綠化企業。我們的設備主打‘高效、耐用、易維護’。”
對於合作,Robin Stig Johannes Sundfors充滿期待:“中國的輕農業和園林綠化産業發展很快,對優質農機的需求越來越大。我們希望通過農高會,找到中國的合作夥伴,甚至能根據中國客戶的具體需求定制設備。農高會搭建了很好的橋梁,讓我們能直接和客戶溝通,這比遠程調研更有效。”
埃塞俄比亞參展商:咖啡飄香 架起非中味覺交流橋
“來,嘗一杯盧旺達咖啡,它有柑橘和莓果的香氣,酸度很柔和。”埃塞俄比亞參展商Negera Chimdessa Uma一邊為參觀者沖泡咖啡,一邊介紹著杯中飲品的來歷。本屆農高會,他帶來的盧旺達咖啡成為非洲展區內的“味覺焦點”——深褐色的咖啡豆顆粒飽滿,沖泡後香氣四溢,不少參觀者喝完都忍不住詢問購買渠道。

埃塞俄比亞參展商Negera Chimdessa Uma
Negera Chimdessa Uma解釋,他帶來的盧旺達咖啡均採用可持續種植方式:“當地農民不使用化學農藥,靠自然生態防治病蟲害,咖啡豆成熟後手工採摘,保證每一顆都是優質果。這種種植方式不僅能保留咖啡的天然風味,還能保護當地環境,讓産業更長久。”他表示,中國咖啡市場潛力巨大,尤其是年輕消費者對“小眾優質咖啡”的接受度越來越高,這正是他來農高會的原因。“我希望把盧旺達咖啡介紹給中國的進口商、連鎖咖啡館,甚至是家庭消費者。除了賣咖啡,我還想分享盧旺達的咖啡文化——比如當地的手衝方法,讓中國消費者不僅能喝到好咖啡,還能了解背後的故事。”Negera Chimdessa Uma説。
Negera Chimdessa Uma還表示:“這次展會讓我看到了中國市場的熱情,也結識了幾位有意向的合作夥伴。如果有機會,我明年一定還來,甚至想把盧旺達的咖啡種植技術也帶來,和中國同行交流學習,讓非中農業合作更深入。”
據了解,楊淩農高會創辦于1994年,已連續成功舉辦31屆,目前,展會累計吸引來自全國34個省(區、市)以及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萬餘家涉農企業和科教單位參展,3500多萬客商和群眾參展參會,參展項目及産品超過19萬項,在匯聚展示國內外農業科技創新成果、普及推廣農業實用技術、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産業化、服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以及深化農業國際合作交流等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文/圖 陳楠)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