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冠軍成長説·張丹:希望將自己的花樣滑冰夢想傳遞給更多人
2023-07-14 16:44:1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悅陽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王悅陽):“我要展開我的翅膀……飛往我心中夢的方向,那永不墜落的希望……”當舞劇隨著歌聲緩緩落幕,當張丹/張昊及無數中國花滑人高光時刻一幀幀閃過,現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中國首部原創冰上舞劇《踏冰逐夢》2023年北京站的演出也正式畫上句號。

  張丹和張昊,這對在花樣滑冰賽場搭檔14年的“冰上伉儷”,退役後再次拉手,希望將心中未曾磨滅的花樣滑冰夢想傳遞給更多的人,也期待能喚起每個人心中對於追求夢想的初衷。

冰上舞劇《踏冰逐夢》劇照  出品方供圖

  張丹險些與張昊錯失良緣

  同為哈爾濱人的張丹和張昊小時候在花樣滑冰上屬於“各自成長”,兩個人都是以單人滑開啟的花樣滑冰之路,直到姚濱指導回到哈爾濱為張昊挑選雙人滑搭檔時,張丹才進入了姚濱指導的視野,不過二人也險些無緣“牽手”成功。

  “當時哈爾濱幾乎所有練花滑的小朋友都在一起練習舞蹈基礎,張昊在選擇雙人滑搭檔時和很多小女孩都配對過,但好像只是和我在托舉或者雙人舞上默契度比較高,姚濱指導也比較看好我們兩個人搭檔。”

  不過當時張丹母親並不看好雙人滑,認為張丹更適合在單人項目上發展,就婉拒了姚濱指導的提議,多年之後,這段“插曲”成為了姚濱指導一直挂在嘴邊的趣聞,“當時我媽媽拒絕姚濱指導之後,張昊又跟別的女孩練習了幾個月,但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搭檔,而我媽媽後來也對雙人滑有了更多的了解,也知道了姚濱指導是中國最優秀的花滑教練,在他那裏訓練肯定會有更好的發展。姚濱指導後來也一直把這段故事當作小笑話挂在嘴邊,説張丹是我唯一挑選的雙人滑女隊員,還被她媽媽給拒絕了。”

  就這樣,都是十幾歲的兩位花樣滑冰小將拉手成功,隨著成績的提高,他們也跟隨姚濱指導來到了北京,來到了花樣滑冰國家隊。

  出道即巔峰的花樣滑冰新秀

2001年2月28日,中國選手張丹(右四)、張昊(右三)在保加利亞索非亞舉行的世界青少年花樣滑冰錦標賽上獲得雙人滑冠軍。 新華社記者宋宗利攝

  剛來到國家隊時,張昊14歲、張丹13歲,離開家裏獨立生活,對兩個十幾歲的孩子來説也是不小的挑戰,對張丹來説,能進入國家隊是感到很榮幸的事情,但來到陌生的北京,年少的張丹也會感到害怕。

  “我們兩個人到了國家隊,衣食住行包括訓練都需要自己負責,雖然自己也知道來到國家隊是很光榮的事情,也很驕傲,但也有害怕的心理,不知道怎麼和隊裏的師哥師姐們交流,也不知道怎麼安排自己的生活,那時的我更多的是跟在張昊身後,像跟著自己的哥哥一樣跟著張昊生活。”

  雖然遇到了各種問題,但來到國家隊對於張丹和張昊在花樣滑冰技術上的提高是有目共睹的,1998年剛進國家隊,同年10月他們就拿到了世界青少年花樣滑冰大獎賽北京站的雙人滑冠軍,往後的三年裏,他們幾乎“橫掃”青少年賽事,成為中國花樣滑冰隊最閃亮的新星。2002年,還未滿18歲的張丹和張昊站上了鹽湖城冬奧會的賽場,冬奧會第11名、世錦賽第9名、四大洲錦標賽第3名,從青年賽場轉到成人賽場的張丹和張昊也在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一個腳印的穩步前進,就這樣時間來到了2006年都靈冬奧會。

  對都靈冬奧會銀牌的複雜情緒

  2006年都靈冬奧會,對於中國花樣滑冰雙人滑來説是奪取獎牌甚至金牌的最好機會,申雪/趙宏博實力無容置疑,張丹/張昊、龐清/佟健也都是值得期待的新秀,但在備戰都靈冬奧會時,趙宏博遭遇了跟腱斷裂的重傷,他與搭檔申雪幾乎被迫缺席了2005年所有賽事,這對中國頭號組合的久疏戰陣,使得張丹/張昊這對年輕組合承擔起了更多爭奪榮譽的責任。2005年底的大獎賽美國站和日本站,張丹/張昊不負眾望連奪兩冠,也瞬間成為了都靈冬奧會的關注焦點。

  “我記得都靈冬奧會備戰階段我們三對組合都在暗自努力,屬於正向的競爭,在訓練中都很努力,都想在冬奧會上展現最高水準。宏博哥意外受傷之後,好像所有的壓力和目光都聚集在了我和張昊身上,因為我們在冬奧會前成績不錯,好像大家都告訴我們必須去拿這枚金牌。”

  從外界來的壓力顯然影響了這對年輕的花樣滑冰選手,張丹回憶説當時感覺就是外界的壓力,但現在回想起來,是他們自己把外界的壓力“轉變”成為了自身的壓力,自己也想去拿金牌,過於看重結果而沒能把壓力釋放出去,“後來長大之後再回頭看當時的情況,其實自己還是應該把結果看的更淡一些,應該是去享受冬奧會的過程,但當時自己並沒有做到,在上場時確實感覺到了壓力的恐懼。”

  都靈冬奧會花樣滑冰雙人滑決賽如期進行,張丹/張昊登上賽場,全白主調的戰袍仙氣十足,一曲熟悉的《龍的傳人》在現場緩緩響起,兩位舞動的精靈開始了他們的表演。兩人開場的所有動作都是那般絲滑,伴隨著音樂旋律的推進,全場觀眾都期待著張丹/張昊拿出他們的冰上絕技——拋四週跳。

  只見張昊雙手緊緊抱住張丹的腰間,隨著音樂的律動,深吸一口氣,像往常一樣將張丹拋出。全場矚目之下,張丹猶如天鵝一樣在空中翩翩起舞,然而瞬間之後,“啪”的一聲,她重重地摔倒在冰面上。

張昊攙扶著受傷的張丹。 新華社記者羅更前攝

  “當時摔倒之後我自己也不知道受傷嚴不嚴重,當時唯一的想法就是這次冬奧會已經沒有任何機會了,但我也不想就這樣走下冬奧會的賽場,教練問我還能不能滑,我説自己還可以。”

  儘管張丹肉眼可見地在強忍著疼痛,儘管她的動作無法一如既往地舒展自如,但是這絲毫不減兩人的節目品質,在歌曲和掌聲的“雙重奏”之下,拋開壓力的張丹/張昊延續了此前在各項大獎賽的滿格狀態,騰空、旋轉、滑翔……張丹/張昊最終為這次不甚完美的表演畫上了圓滿句號。憑藉較高的難度分與藝術表現分,張丹/張昊以189.74分排名第二,奇跡般地摘下這枚寶貴的花樣滑冰雙人滑銀牌。

  “當時出分數的時候我整個人還是懵的狀態,張昊把我抱起來時我還沒有反應過來我們是銀牌了。站在領獎臺上,我的余光一直在看著冠軍,那時候心裏就很複雜,遺憾為什麼自己就摔倒了,但也會想自己摔倒再站起來還能拿到第二名也很不錯了,就是一種特別複雜的情緒在裏面。”

張丹(左)、張昊在都靈冬奧會比賽結束後向觀眾致謝。新華社記者徐家軍攝

  《踏冰逐夢》是花滑追求夢想的延續

  在2012年張丹退役之後,張丹和張昊這對花樣滑冰老友相隔十年再次“拉手”,那種熟悉的默契感從未消退,“在重新搭擋排練時,我確實有一些顧慮,我們差不多十年沒有搭檔了,自己想著會不會變得陌生了,但當我們重新拉手排練時,發現默契還在,我們還是原來的張丹張昊。”

  原創冰上舞劇《踏冰逐夢》以花滑女孩陸溪雲的成長歷程為主線,講述了中國花滑人“不負少年志、燃夢冰雪間”、一代代傳承奉獻的感人故事。作為首部原創冰上舞劇,它向廣大觀眾講述了我國花樣滑冰深厚的文化傳統。該劇共分八幕,不僅有三周跳、燕式轉、變幻姿態的托舉,還有整齊劃一的群舞和隊列滑表演,戲劇、街舞、中國舞、雜技等各種元素的融合,也提升了作品的可看性。

  談到為什麼會重新回到冰場,共同創作冰上舞劇《踏冰逐夢》時,張丹説她和張昊有個共同的夢想,希望把花樣滑冰傳遞給更多的人,也希望這部冰上舞劇可以延續他們共同對於花樣滑冰的夢想。

  “我們從小到現在所獲得的一切都是花樣滑冰帶給我們的,所以退役之後我們有共同的想法,希望把花樣滑冰的夢想繼續延續,通過自己身體力行的方式來傳遞給更多人,讓他們喜歡上花樣滑冰。”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