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22日,由北京市大學生體育協會主辦的匹克球技等級測評員培訓班在北京農學院火熱開班。來自全國10個省區市的81名學員跨越地域界限,“以球為媒”匯聚北京農學院,在專業導師的培訓指導下沉浸式探索匹克球的運動魅力,共同開啟一場融合技能提升與文化交流的活力之旅。
北京市大學生體育協會主席郝光安談到匹克球的獨特價值時,表示:“作為近年來風靡全球的新興運動,匹克球巧妙融合健身性、趣味性、安全性與社交性,兼具競技對抗與大眾參與特質。其系統化的技能體系,既能激發參與者對運動技巧的鑽研熱情,又能通過科學的運動負荷促進體能提升,真正實現‘以賽促練、以練強體、以體健心’,是極具推廣潛力的全民運動典範。”
北京農學院黨委副書記鄭品石則強調了高校擔當:“學校始終將體育育人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抓手,積極構建高品質‘五育並舉’育人體系。此次承辦匹克球技能測評員培訓班,既是對我校體育教學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踐行‘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生動實踐。我們將以專業的服務保障、優質的教學資源,全力推動匹克球運動在高校和社會的普及,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人才注入強勁動能。”
為期兩天的培訓中,課程設計兼顧理論深度與實踐強度。學員們從基礎握拍、精準發球等核心技術學起,在模擬對抗與實戰演練中錘鍊戰術思維。專業教練團隊通過分組指導、個性化點評,幫助學員突破技術瓶頸。“原來以為匹克球只是簡單的‘揮拍擊球’,經過系統學習才發現它對節奏把控和戰術配合要求極高!”來自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二師鐵門關市二十九團第二中學(華山二中)的楊毅元老師在課後分享道,“這次培訓不僅更新了我的教學理念,更讓我有信心將這項運動帶回校園,讓更多學生感受它的魅力。”
“最難忘的是和隊友們一起復盤戰術的時刻!”來自嘉峪關市體育局長城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王宏興奮地説,“從互不相識到默契配合,匹克球就像一座橋梁,讓我們在汗水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現在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組織一場校園匹克球友誼賽了!”
此次培訓班的圓滿舉辦,不僅搭建起跨區域的學習交流平臺,更成為推動匹克球運動進校園、進社會的重要里程碑。未來,北京市大學生體育協會將持續深耕匹克球運動生態建設,通過賽事孵化、師資培育、科普推廣等多元舉措,助力這項充滿活力的運動學校乃至全國範圍內蓬勃發展,為構建更高水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貢獻體育智慧與力量。(圖片來源:北京市大體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