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11月9日電(記者田宇、高萌、王浩明)11月9日20時48分許,廣東奧體中心燈光漸暗,全場寂靜。觀眾靜靜等待著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開幕式文藝展演的啟幕。
11月9日,開幕式上的焰火表演。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一束光緩緩亮起,照亮體育場坐席上的交響樂團演奏臺。
此刻,鐘聲響起,嶺南名曲《彩雲追月》旋律在寂靜的體育場內迴響,清冽遼遠,余韻悠長。
觀眾眼前的全息投影上,一彎新月漸趨圓滿。
順著那束光望去,奏響文藝展演第一串音符的,是三台工業人形機器人。它們站在交響樂團最後一排,雙手持錘,敲擊著千年前的中國古代樂器——青銅句鑃。
11月9日,開幕式上的工業人形機器人敲擊中國古代樂器——青銅句鑃。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此刻,歷史與未來、科技與藝術的交織,在體育力量的見證下,格外動人。
句鑃是一種樂鐘,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樂器,主要流行于吳越地區(今江浙一帶)。它形如大鈴,演奏時柄部固定在底座上,口部朝上,用槌敲擊。
開幕式總導演郎昆回憶道,主創團隊在位於廣州越秀的南越王博物院采風時,“意外”發現了這件樂器。
“這件青銅句鑃在1983年出土于西漢南越國時期的南越國第二代王趙眜的墓葬,一套八件,保存非常完整。”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長王維一介紹,這也是全國在漢代考古遺跡中發現的唯一成套的句鑃。
在南越國時期的南粵大地見到這件樂器,説明早在兩千多年前,多元文明已在嶺南大地上交融。
11月9日,開幕式上的工業人形機器人敲擊中國古代樂器——青銅句鑃。新華社記者 雒圓 攝
“極其美妙,繞梁三日不絕於耳。”開幕式音樂總設計舒楠形容這千年前的禮制之聲。
作為國家一級文物,想要把這聲音在開幕式上展現,並不容易。
經過國家文物部門的層層審批,“我們終於把青銅句鑃‘請’了出來”,允許對它的聲音採樣。
在多位專家的監督和見證下,秉持著對古人禮制的虔誠之心,舒楠手握特定的錘子,跪著敲響了它。“敲的時候我手都在顫抖,也不敢使勁,哪怕敲下來一點屑都是特別不敬的。”
親耳聽到句鑃的聲音,王維一説,在場所有人都被深深打動。“兩千多年前的文物在我們手中重新發出聲響,是如此悠揚悅耳。”
專業錄音師在場收錄了所有聲音,經過後期處理,形成了開幕式上扣人心弦的樂聲。
世人不甚了解的句鑃,終於在世介面前展露出千年風韻。
句鑃奏響的《彩雲追月》,也是本屆全運會頒獎音樂的主要元素。郎昆稱它是“廣東音樂精品中的精品”,舒楠也讚美它“表現著嶺南甚至中國人民對幸福美好的追求”。
出土于嶺南的樂器,在兩千多年後演奏出了嶺南音樂。而演奏者,是誕生在嶺南的新一代工業人形機器人。開幕式特效總設計王力介紹,不久的將來,大灣區的工廠裏將會出現它們的身影。
這一幕,好似未來與歷史對話。
跨越兩千年的時代和鳴,正是中華民族承續千年底蘊、自信奔赴未來的聲音。
舒楠動情地説:“我想如果我們的祖先地下有知,他們也一定會覺得,跨越千年的聲音可以在今天的運動會開幕式上響起,這是多麼不可思議和令人驕傲的事情。”